第465章:(後記)女帝師(第1/2 頁)
文安帝在位時,大祁出了第一位立於朝堂的女臣,前後經歷三朝風雲,茶壽而終。
在一覺不醒的前天,這位老大人還能好端端站在朝殿上,身體硬朗到不可思議。面對面和新上任的一根筋女尚書互掐,絲毫沒有半點要讓著小年輕的覺悟,嘴裡喊著那句喊了一輩子的經典臺詞——“臣覺得不妥”。
玉氏琳琅,小字圓圓。青水州人士,家中世代從醫。出身貧寒,父母早逝,另有同父異母姐弟下落不詳。曾被後母換名替姐進宮,關係冷淡,後斷絕關係,老死不相往來。
自十三歲入宮,平步青雲,從宮女一路到女侍中,從後宮到前朝,從廚娘到掌實權教導皇子皇女,持玉戒尺為太子主師,被尊稱為先生,溫穩與嚴厲並重,是真正的第一女帝師。
季太后臨終前曾指定其為逸王妃,雖玉牒有名,但卻終究沒有完成婚姻儀式,不曾跨入後宅半步,反而是在朝堂上過了波瀾壯闊的一生,行於臣道,造福蒼生。
大祁名臣錄上甚至為其單獨留出一頁,用來記載這位輔佐三朝君王的特殊臣子。但因前者光芒太甚,所以在後面才續上王妃頭銜,讓人想起其實還有這麼一個身份在,是奇葩卻又難以復刻的傳奇模板。
治蝗破疫,遊說西境,助收南夷,通商東陸等……更有醫書藥方、菜譜藥膳、改進器具之類傳世。
大祁在這位能工巧匠手中,蒸蒸日上。但什麼都好就是有點兇殘,認理不認親,比武官還愛幹架。不管是新來的小年輕,還是頭髮花白的老臣都難逃毒手。據說年輕是個狗脾氣,在後宮給皇帝和娘娘當廚娘時,還曾多次危險地提起菜刀暴走……
除面部表情比較豐富以外,玉琳琅簡直和那個姚易年的言官一模一樣……常常令同僚們苦不堪言。偏生體質還十分強悍,幾乎沒告過假,甚至還有傳聞說其力大如牛,不僅單手扛男人,還能徒手碎磚……
但不論真假,總之朝堂上的官員換了一批一批,這位都始終像是釘子一般站在最前排。受荼毒的同僚像流水,迫害人的帝師如鐵打。可再如何,她這條臣道都是走的乾乾淨淨。
而奇葩教出的更是一群奇葩。
慕容寒英好好的王爺不當,非得跑去山水之間寫什麼遊記。二公主玉霙更是野的一批,偷偷跟著大公主枕夢和大駙馬席小將軍,溜去邊塞守城牆,仗劍一方。
三王爺沉迷木工,愛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魏家勸說過幾回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舒妃幾次悔不當初將兒子交到她手上,在殿中破防大罵玉琳琅奸詐算計她。
至於四公主涂月則只熱衷於如何搞錢,如何讓百姓搞到錢,完全把國庫當成自己的儲錢罐。三公主慕容崇佳更是重量級的,膽大包天覬覦皇位,震驚天下人。
在同太子爭鬥多年後,最終棋差一招惜敗,受封為大祁第一位女王爺,每天上朝和少帝、長公主還有帝師,形成穩定四角絕殺大陣,鞭策臣子們速速捲起,落後者扔到營地進行身體鍛鍊,那段時間堪稱大祁官員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太子慕容宸陽即位後,立其養女秋意濃為後。憑藉一己之力,讓後宮就是虛設。兩人膝下僅有昭榮帝姬,但誰勸都不好使。通常勸諫者都會被逼自己先以身作則,一年生出一個孩子,生滿十個才能夠資格談這事……
仁宣帝勵精圖治,推行仁政。比起他爹青出於藍勝於藍,除了良心什麼都有。這位掛著核善笑臉的年輕帝王,既有先帝的那一套雷厲風行,又深得琳琅真傳,大祁兩大坑貨培養出的坑王戰鬥機,品質值得信賴。上過朝的大臣們都是流淚貓貓頭,笑著說好。
登基不過幾年,東陸不戰歸服,自從天下統一。坑王培養者半步為相,期間扶了一批能力出眾的女官,女子科舉擅官也正式被提出。
她攜同寧安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