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第1/2 頁)
考慮到武者後面遇到的考題都是修為和功夫有關係,因此凌俠報名時特地選擇了文人號牌,如此一來,他就不用跟那些武者選手們比較功夫的了,只需要同那些文士們吟詩作畫就可以。
雖然凌俠對那些文士們的考題有些沒底,但相比於武者們的刀劍無眼,他只能選擇安全係數相對較高一點的「文題」了,就這樣,凌俠這個武將混入了書生的隊伍中。
等到所有選手全都驗明身份,核查無誤後,南宮雄霸舉起手中的捲軸,當著眾人的面兒,緩緩開啟捲軸,廣場上的選手和周圍的家屬們看到捲軸上的考題後,登時全都呆住了:「這----這算是什麼考題?」
第75章 比試招親 二
「我大夏建國之初,為穩固社稷,安寧黎民,太祖執劍為筆,於天壇之巔,賜下一萬八千八百六十七字古訓,立聖旨傳世後人,奉古訓鑄於天壇玉碑。
太祖聖言,凡我大夏之民,皆須永記古訓,萬古不可遺忘,競選者在一炷香之內將太祖古訓的內容默寫一篇既為合格,以書寫時間及內容準確度裁定排名。
太祖古訓自幼習之,文臣武將盡皆瞻仰,故此題一視同仁,不分文武,望爾等認真作答,若有投機取巧作弊者,革一切功名,罰三代族親,慎!慎!慎!」
當廣場上的競選者看清考題的內容後,先是呆了呆,接著,眾人一個個的露出一絲苦澀的表情,滿臉無奈的撓著頭,競選者們全都抓耳撓腮的開始苦思。
「這-----這是什麼題目啊?」
「就是啊,怎麼能考這種題呢。」
「不是分文題和武題嗎?怎麼一道題就給打發了?」
「要是早知道考太祖古訓,來時就該去天壇轉一轉。」
「唉,多少年沒有看過太祖古訓了,忘得都差不多了。」
「完了,之前做足了準備,但是唯獨沒有複習太祖古訓。」
看到廣場上的競選者們全都露出措手不及的表情,臺下那些家屬們也都跟著著急,要不是臺下有禁衛軍守護,臺上有翰林院的學士監督,他們早就幫忙作弊了,但現在根本沒有機會。
看著競選者和臺下家屬們的反應,南宮雄霸滿意的捋了捋鬍鬚,為了想出這道考題,他不眠不休的思索了好幾宿,現在好了,終於難住了那些競選者。
眾人之所以露出這幅苦澀無奈的表情,並不是因為南宮雄霸的這道考題有多難,相反,這道考題太簡單了,但就是這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考題,難倒了臺上的一眾天之驕子們。
這篇太祖古訓是所有人讀書學字時的啟蒙教材,太祖古訓裡的內容涉獵很廣,包含了政治、軍事、民生、律例、禁忌、皇室家規,是太祖皇帝留給後人和臣民們的警示之言。
普天之下,不論私塾還是學館,待到學生認字可以書寫的時候,都要背誦太祖古訓,還要用太祖古訓裡的內容練習筆法,等學生們將太祖古訓熟記於心之後,才能學習其它知識。
按理說,既然大家小時後都學過太祖古訓,現在看到這道考題後,應該歡喜雀躍才對,為什麼一個個的全都愁眉苦臉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現在全都忘得差不多了。
這些人除了小時後默寫過太祖古訓之外,後邊基本上就不怎麼接觸古訓了,更沒有時間去默寫古訓內容了,即使還記住一點內容,也是殘缺段落,根本無法連貫起來
說白了,所謂的太祖古訓其實就是小時候學的一篇課文,現在監考官突然讓大家把小時候學過的那篇課文一字不差的默寫出來,而且還有時間限制,這個問題聽上去很簡單,可真做起來就難了。
這就好比我們小時候學過的課文《將相和》,大家都記得內容是講藺相如和廉頗的,當時為了學習課文裡的內容,沒少耗費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