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2/3 頁)
,直到炸彈命中目標。如果需要,飛行員可修改炸彈的彈道。&ldo;白星眼&rdo;式滑翔炸彈不但能提高轟炸機的生存能力,而且還能提高炸彈的命中精度。這意味著只消派出幾架飛機就可順利完成任何指派的任務。
5月19日,在一次使用&ldo;白星眼&rdo;式滑翔炸彈的攻擊任務中,發生了自戰爭爆發以來海軍參加的最大規模的一次空戰。那一天從&ldo;好人李查德號&rdo;和&ldo;小鷹號&rdo;兩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海軍飛機,執行&ldo;a&rdo;級(最大規模的)突擊任務,前去轟炸河內熱電廠,因此導致了大規模的空戰。
兩架a-4&ldo;天鷹&rdo;式飛機接受了向熱電廠的窗戶裡投擲&ldo;白星眼&rdo;炸彈的任務,這個嚴密防護的目標的最薄弱的地方就是窗戶。為了壓制高射炮火,海軍航空兵第24戰鬥機中隊的6架f-8e戰鬥機在a-4飛機之前到達目標區。除此以外,&ldo;小鷹號&rdo;上的艦載機還對附近一個卡車停車場進行了牽制性突擊,以轉移北越的注意力,使其防空武器應接不暇。
北越空軍的米格-17在美主攻機群突防時進行了截擊,其中一架被菲爾&iddot;伍德上尉駕駛的f-8擊落。a-4飛機用突然降低高度的辦法增大速度並拉開了與米格機的距離,在最後10英里的航程裡他們在超低空飛行。密集的高射炮火和sa-2飛彈布滿了天空,擊落了兩架護航的f-8。但a-4則成功地將飛機拉起向目標投下了&ldo;白星眼&rdo;炸彈。海軍航空兵第24和第211戰鬥機中隊的f-8向10架企圖追趕a-4的米格-17實施了截擊,同米格機展開了一場混戰,從&ldo;樹頂的高度一直打到4,000英尺&rdo;。保爾&iddot;斯菲爾中校咬住了一架米格-17,很快就將其擊落。他的僚機,j&iddot;b&iddot;巴博&iddot;李上尉也打下了一架米格-17,a-4順利地飛過山崗回到了海上。
ec-121型雷達監視飛機1967年8月,經過改進的載有一部高效能雷達的ec-121空中預警雷達監視飛機投入使用。早在1965年4月第一架f-105飛機被擊落後,美軍就開始使用了ec-121。美國從空中進行雷達監視,就能在北越空軍的地面引導截擊雷達覆蓋的範圍內與之抗衡。儘管綜合防空雷達網使北越一開始具有較大優勢,可是自從ec-121飛機開始在寮國和東京灣上空盤旋活動以後,再加上海軍定位識別警戒區的巡邏哨艇收集的電子情報,美軍就得以監視北越上空的大部分飛機的活動情況了。早期的ec-121高空效能較好,但在低空,由於雷達訊號通常受到地面反射回來的雜波的幹擾,故效能不佳,然而,大部分激烈的空戰是在超低空至幾千英尺的範圍內進行的,在這個高度範圍內,雷達效能一般都很差;在防空區外的遠距離上,效能就更差。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