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官場中的圈子文化(第1/2 頁)
“圈子不就是小團體,小山頭嗎?”樑棟不解地說。
“膚淺了。圈子其實可以歸結為一種官場病態文化,自古有之。歷史曾先後出現過四次著名的黨爭,分別是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晚唐的‘牛李黨爭’、北宋的‘新舊黨爭’和明朝後期的‘東林黨與閹黨之爭’。每一次黨爭都都王朝覆滅的前兆,而每一個王朝又都繞不開黨爭之魔咒。王朝成立初期,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卻往往政治清明,吏治清廉,國勢蒸蒸日上。而一旦天下大定,就會勢力角逐,黨同伐異,然後就是黨爭為禍。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抵就是這樣一個魔咒,週而復始,迴圈不止。世界上幾大文明古國,只有咱們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傳承至今,傳承下來的既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粹,又有沉痾積弊的思想毒瘤。圈子文化就是這樣的一顆毒瘤,對於我們的幹部隊伍,有百害而無一利。”
何老頭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有人總結出這樣一個段子:不加入一個圈子,就成為所有人的敵人;加入一個圈子,就成為另一個圈子的敵人;加入兩個圈子,就等於沒有加入圈子;只有獨孤求敗的精英才可完全避免圈子的困擾——這種人通常只有一個圈子,圈子裡只站著老闆一個人。這個段子十分傳神的影射了我們官場的現實。身在其中的我們,根本逃離不了圈子的禁錮。你現在就是上述第一種情況,既不加入書記的圈子,又不加入鄉長的圈子,那就等於得罪了兩個圈子。而這兩個圈子又囊括了一個鄉幾乎所有的幹部,也就等於說,你得罪的,是整個何衝鄉的官場。”
樑棟越聽越覺得無所適從,就問道:“那我該怎麼選擇?”
“講實話,你內心更傾向於哪個圈子?”何老頭眯著眼睛,盯著樑棟,那閱人無數的眼神彷彿能洞穿人心。
“講實話?”樑棟猶豫了一下,不過還是繼續說,“哪個圈子我都不傾向。我覺得他們都不是真心為老百姓辦事,他們的目的除了往自己兜裡撈錢,就是削尖了腦袋往上爬。”
何老頭微微頷首,投來了些許讚許的目光:“如果你還是以前的你,沒有娶了何葉那丫頭,每個月就靠那幾千塊錢生活,難道你就沒想過往自己兜裡多弄倆錢兒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自己掙多少就花多少,這是我爸,一個小學老師,從我小的時候就這麼教的我。我好歹一個月還有幾千塊錢工資,要跟那些生活無著落的打工人,或者在家務農的農民相比,不知要比他們幸運多少倍。他們生活如此艱難尚且能夠微笑面對,我又能有什麼不知足的呢?所以,無論錢多錢少,對我來說,夠花就行。寬裕了,就追求一些生活質量,不寬裕就緊著手過日子,為什麼要冒著把自己弄進去的風險,去佔那一些蠅頭小利呢?”
何老頭聽出他邏輯中的一個漏洞,就取笑道:“這麼說,你之所以不貪,不是不想貪,而是看不上鄉里這一丟丟,覺得這些不值得你貪咯?”
“我不是這個意思……”樑棟連連搖頭。
“哈哈哈哈,行了,別解釋了,我信你。不過,咱們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當前這個局勢,對你來說是不是就等同於一個死局呢?是不是一定就沒有破局之策了呢?”何老頭又問。
樑棟思考了一會兒,說:“我實在說服不了自己,讓自己違心地跟著他們中任何一派。”
何老頭提示道:“書記年邁,後臺是縣裡的武縣長,而鄉長正值壯年,後臺是縣裡的常務副縣長以及槐安何家。就我一個局外人的眼光來看,鄉長那一派明顯贏面更大。”
“何鄉長於我有提攜之恩,他和何葉又是親戚,這層關係我想擺脫都擺脫不了。工作上,我可以多幫他出出力,但絕對不會跟他們一起魚肉鄉里,為禍一方。”樑棟堅決地說。
何老頭眼睛精光一閃,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