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2/2 頁)
。
黑人最後一段話說得比較慢,咬字很重,表情也比較奇怪,似乎很沉重很失落的樣子。顏哲翻譯說:
&ldo;你們聽!聽聽他這句話!他說:在我的國家裡,人民還遠遠沒有組織起來,什麼時候我的人民能像中國人這樣幹活,我的國家就有希望了!我真盼著這一天哪。&rdo;
聽了這句話,我們既感到自豪,對這位&ldo;黑人鉛筆在城市地圖上標出,它們就構成一個字母,準確地說,應該是個倒置的w,首尾兩點之間距離沒那麼均勻分配,中間的社大伯&rdo;也更親近了。
最後黑人滿臉笑容,與顏伯伯袁阿姨握手,和孩子們輪流握手,還把個子最小的我抱起來親了一下,同大家告別,坐車走了。
這場淘鐵砂運動持續了幾個月,那段時間所有學校都沒上文化課。但非常遺憾,我們的熱情之花最後被證明是&ldo;荒花&rdo;(北陰土語,指不會結果實的花)。那麼多人淘來的鐵砂,後來變成了奇形怪狀、勉強可以被稱作&ldo;鐵塊&rdo;的東西,只是為學生們清理校園的義務勞動增添了一點內容。熱情洋溢的大躍進很快被拋到腦後,隨之是三年災害,這些忘我勞動的蟻眾變成了飢餓的蟻眾,唯一保留的生物本能就是覓食――不過,不是像螞蟻那樣為族群覓食,而是為自己的小家覓食。
在三年困難時期,我家和顏家一直相濡以沫。我媽蒸好野菜或豆腐渣饃,總要給顏家送一點。這些從大城市來的書呆子們的覓食本能弱一些,不像我媽,鑽窟窿打洞也能給孩子們找來吃食,像馬齒菜、灰灰菜、野莧菜、麵條菜、掃帚苗、木花(樹上長的一種又白又肥的肉蟲蟲,無花果樹上特別多)、蠶蛹、螞蚱、道士帽(腦袋像道士帽的一種蟋蟀)、豆腐渣、嫩蓖麻葉、嫩刺角芽(這種野菜吃多了會造成貧血,但那陣兒顧不上擔心這個)、用包穀棒子磨的&ldo;人造澱粉&rdo;等。其中的美味是瓜農們用的餅肥,即花生榨油後剩下的殘渣,顏色黃澄澄的,吃起來味道滿不錯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