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頁(第1/2 頁)
悲壯的孤獨前行。
沒有能喚起象群一丁半點的鬥志,它們在這一場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殺戮中完全被嚇破了膽,在被五支榻弩、十餘枚天雷擊中之後。這頭不屈的雄象倒在了距離秦軍步陣僅有一百步的地方。
至於,普西亞米陀這位巽伽王國的創立者。在雄象倒下之前,就已經無限不甘的嚥了氣,他是被如蝗般射來的秦軍的制弩給射殺的,高高在上,確實可以佔據優勢,但同樣,也正因為位置過高,反而讓普西亞米陀成了秦軍弩手的靶子。
達羅一戰。
隨著戰象部隊的崩潰也宣告終結。十萬巽伽聯軍,在相互踩踏和逃跑中,被人數少於自己,但裝備、士氣、戰力都要遠遠強過自己的秦軍殺得大敗,不過,真正在戰場上死亡的巽伽士兵倒是不多,只有約一萬餘人。印度軍隊的失敗。主要還是鬆散的紀律、民族的惰性,讓他們付出了代價。
在普西亞米陀戰死之後,位於印度河對岸的差友並沒有擔負起後續指揮的責任,擅長權謀而不擅軍事的他,不管不顧的帶著自己的親自率先南逃,而接下來。來自德干高原的各部族聯軍更是毫無鬥志,開始成批成批的脫離戰場。
李原揮師過河,命令各部繼續追殺逃亡之敵,四日後,達羅城被秦軍佔領。城內守軍約三千餘人在差友的帶領下投降,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在韓信、馮唐、丘力金等秦軍各部將領的追擊下,橫掃了整個印度半島。
百乘、摩差、車底、摩揭陀等小國在秦軍的威勢面前,紛紛遣了使者請求歸附大秦,巽伽王國的例子就擺在面前,再加上對秦軍在戰場上使用的神秘武器的畏懼,他們要是再有絲毫抵抗之心,等待他們的就將是秦軍的雷霆之火。
印度半島之戰,持續了整整半年時間,最終以秦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在這一場南亞戰事中,一批年輕將領湧現而出,其中馮唐這名東路軍先遣將領最為引人睹目,而與此同時,李原與韓信的這次會面,也解決了秦軍內部對未來新方向的分歧。
當炎熱的夏季過去,冬天的腳步到來時,韓信率領著北路軍開始北返,有了新目標的他,要抓緊時間深入到西伯利亞東部的荒蕪之地,去尋找李原說起的那一條可以通向新大陸的海峽。
從亞洲到美洲,白令海峽的通路其實一直存在,不過,在秦軍對它感興趣之前,這個地方主要來往的就是原始的土著居民,而現在,要想在結冰的大洋冰面上,穿行過一支軍隊,這難度可想而知。
烏桓人丘力金、秦軍將領楊玉分別被任命為印度半島南部和北部一帶的行省郡守,安排這兩個背景全然不同的秦軍將領,李原用意很深。
丘力金在此次南征作戰中,功勞很大,不僅僅在於他的烏桓軍隊率先攻破了所羅門隘口,還在於在接下來的掃蕩中,烏桓人充分展示了匈奴別部的血腥手段,在他們前進的一路上,印度人的屍體幾乎將恆河填滿。
烏桓部落,是匈奴人的別部,也是鮮卑、柔然等草原部落的祖先,他們在北方的持續存在,對於志在開拓和穩定大草原的秦國來說,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相比不馴服的草原民族,李原更希望的是從河套、幽燕一帶遷移過去的秦國新移民,能夠逐漸的佔據豐美的北海、翰難河一帶,從而消除大秦的內患。
丘力金對於李原的這一安排,雖然有些不太情願,不過,在盤算了一陣之後,他最後還是欣然接受了。
與神武大帝的意志去抗衡,丘力金實在沒有那個勇氣,況且,雖然不得不離開世居之地,但印度半島這個地方也著實不錯。
物產豐饒的大陸,無數可供驅使的奴隸,還有來自地下的寶石、金銀、象牙等稀有之物,這些都讓丘力金感到滿意,在徵戰了大半輩子之後,能夠有這樣的一個地方養老,安享餘下的時光他也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