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2/2 頁)
宴!&rdo;
&ldo;哈哈,滎陽城中的牡丹樓可是遠近聞名,兄弟我早就想嘗嘗鮮了!&rdo;
經過一番利益的交換,聯軍各方勢力終於就戰利品的分配和下一步的打算達成了一致,那就是戰利品暫時不分配,統一排程,統一管理,等到拿下滎陽、昌邑之後,再行定奪。
劉邦又一次成功將參加聯軍的諸侯們籠絡到自己的麾下,這是他政治能力的體現,也是楚漢相爭四年中,劉邦一次又一次被項羽打得大敗,卻又一次比一次兵力更多的由來所在,面對這樣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對手,李原不能有絲毫的驕傲和鬆懈。
雒陽。
三川郡的郡治所在,二千年後,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洛陽,相比滎陽這座大河畔的軍事重鎮,雒陽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這裡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可以說,整個中國的中心就是洛陽。
楊熊、李原、司馬印領七千秦兵一路西撤,經過六天的艱難行軍,終於抵達雒陽城安頓下來。
除去受傷的、沿路死亡的、還有中途掉隊不知去向的,這支三川郡秦軍野戰部隊最終剩下的人數為六千零七十三人。其中:弩兵二千一百餘人,佔到了總數的近三分之一;步卒二千九百餘人,佔到了一半稍不到;其餘的一千餘人為騎卒,只不過,戰馬配備嚴重不足,完好的馬匹經清點不過六百餘騎。
缺少馬掌保護是馬匹損失的最大問題,沒有馬蹬也是原因之一,雙腿受力馬腹很容易造成馬匹內腑受傷不治,內腑的損傷從外表很難看出來,而一旦發現,則再想救治就晚了,騎兵戰馬的使用壽命這個問題是困擾其持久作戰的關健,在歷史記錄的漢武北伐時代,就算有鼓勵戶戶養馬的政策,也禁不住連年北伐的消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