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頁(第1/2 頁)
雷騎6介於德國的豹式和蘇聯的t34之間,效能略優於t34,卻稍遜於豹式,生產工藝也處於兩者的中間,不過少量生產的開路者5型坦克重達將近七十噸,155加儂炮足以擊穿德國虎王的厚重灌甲。
僅管豹式坦克是目前世界上作戰效能最為優秀的中型坦克,但在數量上遠遠遜色於雷騎。後續民國的飛機,坦克仍然在源源不斷地抵達戰場。以民國眼下表現出來的實力,已經可以單獨和德國放對。而德國的主力卻被牽制在蘇聯戰場上,隆美爾指揮能力再出色,此時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制海權被民國和英國的艦隊牢牢的把握住,德國u型潛水艇的風光已經一去不復返。
面對一路碾壓而來的中英聯軍,隆美爾也無力迴天,此時美國的軍隊也開始源源不斷的抵達。整場戰爭呈現出一面倒的形勢。
北非被盟軍一路橫掃過去,迫降了北非的德軍主力,接下來,盟軍對德國本土實行轟炸。僅管是常規作戰,也炸得德國受不了了。
雖然承諾了不用核彈攻擊德國,但考慮到德國可能研究出核武器,葉重和杜魯門會唔之會,在英國,中東,北非,佈置了數量不明的原子彈。
1946年6月,盟軍登陸諾曼第,以民國,美國為主的機群幾乎遮蔽了諾曼第的上空,德國失去了最重要的石油來源之後,本土工廠大量遭到轟炸,生產出來的飛機,坦克也沒有油料發動。只能像廢鐵那樣堆在那裡。僅僅象徵性的起飛了數百架的飛機對盟軍的機群進行攔截。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強如德軍也無計可施。最終盟軍成功的攻進了柏林。由於何銳擔任了盟軍的總指揮,攻進柏林之後,民國自然也有著一定便利。攻佔德國的民國國防軍在葉重的授意下大肆搜查德國的一些軍事技術資料。將在德國從事軍事技術研究的工作人員集中看押,這也是葉重出兵攻打德國的主要目的之一,避免這些珍貴的資料落在蘇聯人的手上。民國大舉搜查。美國自然也不閒著,倒是蘇聯因為軍紀太差,大肆強姦德國婦女,何銳以此為由,將蘇軍強勢無比地擋在了柏林城外。不準蘇軍進入柏林。僅管攻打德國的國防軍數量上不及蘇軍,不過在鄂畢河以東,盤踞著上百萬國防軍,輕易便可打到蘇聯的烏拉爾重工業區。更別提民國還有原子彈。
當然,吃獨食是要遭天遣的。有美國在民國不可能獨佔好處,不過相對來說,葉重令願分些好處給美國人。也不願意給蘇聯。美國再強。也無法跨過太平洋與民國發起戰爭。眼下亞歐大陸的強國只剩下民國和蘇聯,葉重自然要儘可能的壓制蘇聯的實力。
戴高樂成功的在法國復國。暫時還依仗民國的貸款和軍火,現在還是站在民國這邊的。
美國,英國樂得少個國家分髒,得罪人的事不用他們去做。幾個國家刮分了德國這幾年先進武器的資料,蘇聯被強行擋在了柏林之外,史達林大罵葉重無恥,卻依舊無可奈何。不過葉重此舉確實讓民國國防軍的聲望在西歐上升了幾個等級。至少民國士兵看上去更像職業軍人。大量的德國士兵選擇向民國國防軍投降。
德國戰敗,曾經那些被德國佔領的國家都需要重組政府,蘇聯要在這些國家扶持起親蘇的社會主義國家,不過民國,美國,英國需要在這些國家扶持起自己的代言國。
相對來說,此次英,美的動作要大許多,民國只是陪襯,因為民國已經在整個戰爭期間得到了最大的戰爭紅利,葉重若是什麼好處都往自己身上攬,英國和美國很有可能調轉矛頭支援蘇聯。
總體上來說,蘇聯被民國成功的孤立了。一旦德國投降,英國和蘇聯的蜜月期也正式告終。
英國,美國,蘇聯都忙於在一盤散沙的西歐扶持各自的親善勢力。葉重無意插手歐洲局勢,歐洲因為連年大戰,蔗糖,糧食,棉布,各種生活物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