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國上空的驚雷(第3/10 頁)
如果沒有冉閔,豈能有今天冉閔有點居功自傲,應當對他有所寬縱,急急忙忙把他殺掉,不妥。
雜技演員的中心意思是:石遵你之所以能夠繼位,石閔有功勞,殺之不武。太后發言,是有一錘定音的效果的。殺石閔之事,就此暫時擱置。
然而,石閔很快就知道了眾石開會不帶他的訊息,也知道了這幫人開會的意圖。洩密者是誰?
是石鑑,第一個跳出來同意殺石閔的那位。密謀者成了洩密者,目的不是為了救一個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的石閔,其真正目的只有一個。
借刀殺弟。
石虎的兒子真是有一個算一個的狠,石遵極其信任的哥哥石鑑,竟然也有了幹掉石遵當皇帝的想法。雖然並非一母同胞,可畢竟是有血緣關係的手足,又有點不好意思,那就借把刀吧。
這把刀,自然就是石閔。石鑑在參加眾石碰頭會時,就暗暗派宦官楊環,迅速去把這一訊息告訴了石閔。
石閔得報,微微一笑。派出那份封賞未成名單中的蘇彥、周成等人,率三千全副武裝計程車兵衝進了皇宮。
皇宮裡,石遵正和一美豔夫人對弈,見到捉皇別動隊,有些驚訝:這是誰在造反?
周成的回答挺藝術義陽王石鑑應當立為繼承人。
此回答,完美的隱藏了帶頭大哥石閔的名字,把石鑑挺在前面。至於石閔有無參加,石遵你自己品去吧。
石遵若有所思,苦笑著搖了搖頭:我尚且如此,石鑑又能支撐多長時間?
周成等人可不管石鑑能撐多長時間,他們只管執行石閔大哥不讓石遵再撐下去的命令,於是呼啦一下擁去,亂刀齊下,石遵當場喋血於琨華殿。周成等人殺紅了眼,著名雜技演員鄭櫻桃,也同兒子一起去地下見石虎去了。
洩密者石鑑順利繼位,實行大赦。任石閔為大將軍,進封武德王。任命司空李農為大司馬,同時統管尚書職事。
石閔和李農都是漢人,一個掌握軍權,一個掌握政權。難道後趙帝國最低階的種族就此迎來了翻身的曙光?且看。
349年12月某日,月淡星稀,夜黑風高,十幾個蒙面黑衣人身攜利刃,潛入了琨華殿,暗殺目標石閔、李農。
石、李二人,均是馬背摸爬滾打出來的百戰名將,反應異於常人,迅速抽刀反擊。一陣叮叮噹噹、慘呼狼嚎之後,十幾個黑衣人倒了一片,只有三個人逃了出去。
石、李二人率人緊追不捨,一直追到西中華門。突然,對面衝出來一股武士,瞬間將三個黑影擊殺。石、李二人抵近一看,大吃一驚。
倒在地的三個人,一個是中書令李松,一個是殿中將軍張才,另一個,竟是石虎的第四子、樂平王石苞。
擊殺此三人的武士們,是殿中禁軍。為首的將領對石閔一抱拳:武德王受驚了,陛下知道樂平王謀反,欲加害武德王,特命我等來救援。
中書令,皇帝身邊的秘書長殿中將軍,皇帝身邊的保安隊長。這倆人跟著石苞謀反?謀反不殺皇帝,刺殺我石閔和李農?
石、李二人,相視無言。
如前所述,石家人之間相戕的結果,可以列一張長長的烈士名單,寫都覺得手累。殺來殺去,這下就剩下石鑑、石閔了,二人再死一個,就該劇終了吧?
圖樣圖森破。石鑑想殺石閔的想法,竟然引起了一場空前的胡漢民族大仇殺,深刻改變了北中國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中國的歷史程序。
石鑑即位時,北中國的最大的社會問題,就是胡漢兩族間的矛盾逐步走向激化,雙方不斷掀起暴動和兵變,最後激化到了空前的地步。
前文已有述,早在公元304年,“八王之亂”之時,西晉幽州刺史、軍閥王浚為討伐成都王司馬穎,聯盟了女婿段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