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功蓋諸葛第一人(第2/14 頁)
前文已敘,354年,桓溫率晉軍北伐,擊敗關中的氐族人苻健,駐軍灞上(西安市東),關中父老紛紛攜酒牽羊,前往晉軍大營勞軍。
北伐英雄來了!時年29歲的王猛聽到這個訊息,也趕往桓溫大營,想親眼目睹一下桓大帥的卓越風姿。
現在的青年求職面試,怎麼著也得穿件西裝打個領帶,把皮鞋擦個賊亮,好給面試的考官個好印象。王猛呢?就穿著一身麻做的大褲衩小背心。
桓溫大營裡黑壓壓坐著一片名士,穿大褲衩、套小背心、蹬著草編人字拖的王猛非常顯眼。由於長期隱居華山,衛生條件不行,王猛身上有蝨子,他不時伸手在身上抓蝨子,然後放在嘴裡,咯嘣一聲,為民除害。
眾人看的眼都直了。
桓溫自然不是一般人,沒有把這個不講衛生的給轟出去,反而覺得面前這個青年不同凡響,雖然邋里邋遢,眉宇間卻隱含著一股勃發的英氣。
桓溫把王猛請到面前,問王猛對時局的看法。王猛一邊抓著蝨子、搓著汗泥,一邊對答,造就了無數枚伸腿瞪眼丸的同時,也回答完了桓溫的提問。
這不就是再世的諸葛孔明?!桓溫暗暗稱奇。
第一次北伐撤軍前,桓溫找到王猛,賜予華車良馬,封他為都護,邀請他一起回南方,共圖大業。
王猛,卻沒答應。
至於王猛為何不追隨桓溫,歷史上眾說紛紜,最普遍的說法是:王猛看出桓溫北伐不是為國家考慮,而是為提高個人威望圖謀篡位,追隨桓溫則等於助其篡晉,勢必玷汙清名。
顯然,這是個挺操蛋的邏輯。首先,桓溫第一次北伐撤軍,是因秦軍把當地的麥子不管熟的生的全割光了,搞堅壁清野,導致北伐軍軍糧不足所致,而不是什麼故意不拿下長安。其次,王猛真對西晉有這麼深的感情的話,他後來也就不會投靠氐族人建立的前秦了。
那麼,為何王猛不追隨桓溫回東晉做官?原因很直接,也很無奈。
應該是因為王猛的出身。
東晉,官員任用看重出身,士族大家壟斷高層政治。王猛雖然也姓王,但既不是琅玡王氏,也不是太原王氏,而是琅玡臨沂隔壁的濰坊壽光的老王。你個寒族人士,即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進入不了帝國最高決策層。王猛應該很清楚這一點,他,在東晉看不到未來。
王猛雖然沒跟桓溫回南方,但這次與桓溫的“捫蝨而談”,卻在圈內引起了小小的轟動。當地氐族政權前秦的侍中、左大將軍呂婆樓後涼太祖呂光之父,將王猛從華山請出,納入府中作為幕僚。那麼,一個幕僚,是如何與當世雄主苻堅發生聯絡,跟後世左宗棠一樣完成了自幕僚到大官僚的華麗轉身的呢?
再來看苻堅。
苻堅,前秦開國君主苻洪之孫。苻氏,氐族人,其祖先世代為西戎酋長,在後趙石虎進攻關中時,苻洪率領部族歸服,與石虎交好,並被遷徙到鄴城。後又投靠東晉,被任為徵北大將軍,後自稱秦王。
苻洪死後,其長子苻健於351年入據老家關中,352年稱帝,建都長安。苻健的弟弟苻雄,因輔佐苻健創業有功,被封為東海王。苻雄死後,其子苻堅襲爵。
苻堅,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堅頭。其少年時代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早熟。
史稱,苻堅自幼就有貴相,傳說出生時背後有讖文:“草付臣又土王咸陽”。
“草付”是“苻”;“臣又土”是繁體的“堅”,意即這個苻家的子孫,將來就要在關中咸陽稱王。家人就為他取名苻堅。當然,這種至尊的神話故事,我們也就看看罷了,真偽難辨,也沒必要去辨。
苻堅自幼聰慧卻是事實,言談舉止猶如成年人,倍受祖父老秦王苻洪的寵愛。
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