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1/3 頁)
一位好心的獵戶收留了他,將他藏在儲存獵物的地窖中,暫時躲過了敵軍搜查。
張晗臨走時將自己斷了的半截銀槍留給那獵戶作為信物,原想這場仗打完再來報答。
沒曾想,他前腳剛被援軍救走,後腳敵軍就來屠殺了整個村子。
只獵戶十二歲的兒子當時正在山中打獵,躲過了一劫。
這個兒子,正是紀開。
紀開回到村中,只見屍橫遍野,父母的血早已流乾。小小的山野少年,哪裡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什麼,只知道父親曾經說過,將來遇到什麼麻煩,拿著那柄銀槍去京城找一位張總兵,就能得到幫助。
小男孩背著銀槍,翻山越嶺來到京城,卻被總兵府的門房當叫花子攆了出去。
京城魚龍混雜,紀開混跡其中,背上的銀槍自然被有心人發現了。
沒幾天,一個殺手帶走了他。
這個殺手給他飯吃,教他功夫,告訴他如何殺人,他便認了這人做師父。
紀開獨立做成了第一單生意之後,師父便放他出去自由接單。
只是此後每年,師父都會叫紀開去殺一次張晗。
此時的張晗早已不是什麼張總兵,紀開自然也不知道張晗大將軍就是自己當年要找的人。
紀開功夫不如張晗,年年都打不過張晗,但他第一次來的時候聽師父的話帶了銀槍。
張晗知道了他的身份,自然也不會真的傷他,只道他因為當年的事心中怨憤。
張晗心中的確對紀開的家人和那些無辜的村民有愧,便也都由著他。
幾年後,因為軍功過盛,戰事平息之後重回朝堂的張晗遭遇皇帝和各路文臣的種種猜忌刁難,皇帝甚至要將公主許配給他。
大梁自建國以來,便立下規矩不許外戚干政。
若是尚了公主,張晗就只能交出兵權,領個閒職,在皇室園林吃吃宗親俸祿頤養天年。
適時還不到三十歲的張晗自然不願意此生就此終老皇家園林庸庸碌碌。
況且他與那公主,不過一面之緣。
就算是要放棄理想抱負擇一人相守,也不該是公主。
然而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聰明如他又怎麼會不懂,於是張晗心灰意冷,甚至覺得,有朝一日,處理好家族後事,便讓紀開殺了也沒什麼。
死在紀開手裡,總比困死在皇家後花園要強。
可世事難料,尤其感情一時,總是不講什麼道理的。
幾年間,紀開和張晗之間的感情彷彿與世事變化都斷了聯絡,自成一片淨土,在暗處生了根發了芽,開出了絢爛至極的花朵。
張晗死水一般的心重新起了波瀾,他決定不再受困於朝堂上的爾虞我詐,這些早已違背了他初心的抱負,放手也罷。
他要同紀開去那江湖看看,去大好河山走走,擇一水草豐美之處,放羊牧馬,暢意此生。
命運卻在最後同他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邊境戰亂又起,張晗想最後再為大梁的百姓打一場仗,卻沒想到這一切只是皇帝不滿他拒絕尚公主,覺得無法控制他所設的一個局。
目的就是要他的命。
張晗回憶起前世自己倒在戰場上,最後看見紀開時的場景,紀開來的遲了,可終究還是來了。
只要他來了,那麼他為什麼來遲了都不重要了吧。
尤其是,他最後還是同他在一起的。
張晗想起石棺裡那兩具緊緊依偎的白骨,生未同衾死同穴,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圓滿吧。
只是,這些就是全部了嗎?
為什麼他總覺得還有什麼是他沒有想起來的?
在戰場上分明已經死了,又是怎麼被穆王陳的後人運回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