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稷宮學子,陰陽使徒(第2/3 頁)
得了十八枚大錢。
隨後蕭安邦又將所有的三十八枚大錢全都壓了進去時,剛要轉身離開時,卻聽身後有人喚他。
“這位小兄弟且請留步。”
蕭安邦回頭看去,發現竟是那位頭髮灰白的帳房先生,便頓下腳步施了一禮,問道:
“不知先生有何見教?”
那賬房微笑道:“我見小兄弟身材魁梧相貌偉岸,舉手投足更是威風凜凜英姿勃勃,頗有大將風采,是以剛才冒昧攔下還請小兄弟海涵一二。”
聽他此言蕭安邦連連擺手,道:“承蒙先生誇讚蕭某實不敢當,某年紀尚幼豈敢與將軍相提並論?只是不知先生姓甚名誰有何指教?”
賬房老者沉聲道:“在下騶啖,見小兄弟頗對眼緣就此閒聊幾句罷了,我看小兄弟身後這柄重劍絕非常人可以使用,可見你身懷巨力頗為勇武,只是不知小兄弟除了喜歡舞刀弄棒之外,是否對受苦受難的燕國百姓亦有憐憫之心?”
蕭安邦搖了搖頭道:“蕭某隻是一個孤兒,得祖宗福廕才被收養活到今日,而我也只關心身邊的親人朋友而已,燕國之大眾生芸芸,受苦受難的又何止千千萬萬?即便我憐憫他們又有何用?”
“王宮之內大殿之上,那些食祿之君蠅營狗苟竊居朝堂,不思變革以民生計,只想著橫徵暴斂敲骨吸髓,這才有了內憂外患被齊趙兩國夾困在這荒寒之地,如此局面,那高牆之中的諸位若不能先破而後立,僅靠我等這般武夫又有何用?徒勞送死罷了。”
聞聽此言那騶啖頓時面色大驚道:“沒想到在這荒野山村竟然能聽到如此高見,而且還是出自一位少年之口,小兄弟真是堪比甘羅的大才啊!”
騶啖所說的甘羅,正是戰國時期秦國名臣甘茂之孫,出生下蔡(AH潁上縣甘羅鄉),小小年紀便拜入相國呂不韋門下,任少庶子,出使趙國使計令秦得十幾座城池,因功被始皇帝賜任上卿(宰相)。
根據《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燕召公世家》以及《史記·趙世家》得到背景推算,甘羅出使趙國那一年,正是秦王政三年,也就是說,這一年始皇帝年僅十五歲,而甘羅則比始皇帝小了三歲,年僅十二就官拜宰相了。
真可謂,英雄出少年,美名天下知。
哪知蕭安邦卻撓了撓後腦勺,尷尬道:“甘羅是誰?我不知啊。這些話我也只是...道聽途說罷了,胡言亂語還請先生海涵,不要與我一般見識就好。”
蕭安邦差點將‘義父’二字給說了出來,好在反應及時收住了口,當下拱了拱手便要離開此處,因他覺得這個名叫騶啖的老者給他的感覺頗為古怪,一個帳房先生偏要與人討論國家政事,還引經據典說自己堪比奇才甘羅。
話說...這甘羅到底是誰啊?
哪知剛走了幾步,只聽背後那老者騶啖緩緩說道:
“剛才與小兄弟面談片刻,卻無意間發現你印堂凹陷面色晦暗,眼藏紅絲耳廓內縮,此乃血光之災的徵兆。若是可以,我想請小兄弟在此盤桓幾日,聽我給你講解一番稷下學宮的陰陽五行大九州之說,或是五德始終四時有序亦有妙論...”
稷下學宮,戰國時期齊國設立了一處百家爭鳴之地——稷下學宮。
該學宮由官方舉辦、民間主持,其職能相當於學術交流中心。就是這麼一個設在齊國都城臨淄城門外,稷門腳下的小小學宮,卻雲集了來自四面八方計程車子。
他們不論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也不問國別、資歷、年齡,在這裡都可以自由地發表學術見解,爭辯、反詰、交匯天下時勢。其興盛時期,幾乎彙集了當時諸子百家的各個學派,許多著名大家如孟子、荀子,也都曾在這裡講學過,按現在的話說,可謂是大腕雲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