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他們要做的就是肆意成長, 在千古八荒的浩洋之中,留下自己的一抹影子。
作為今後要挑起祖國發展大梁的接班人, 他們永遠對自己的似海前途報以最為瑰麗的展望。
隱隱的笑罵聲被風揉碎了傳到耳邊。
捎帶著攜來清新的草木氣息, 令人心靜。
趙珂寧舒服地眯了眯眼:「還是喜歡舒服點的日子啊。」
再一抬眼, 旁邊人的手正從她腦袋移開。
尹見素對上她的視線, 露出指尖的東西:「你頭髮上掉了片小鱗被。」
「看來竹子也逃不了掉發的命運啊。」趙珂寧拂了拂秀髮:「說起來——我剛剛講的那個初中同學發量也肉眼可見地少了好多。」
她撇了撇嘴,發表評論:「三中完全是在扼殺學生的朝氣嘛。」
尹見素表示贊同:「總有人認為高中生就是要無時無刻努力學習。」
「努力最初也不是褒義詞嘛。」趙珂寧伸出食指,虛點空中,比劃一番:「『努』字上面是『奴』,下面是『力』。怎麼看都是封建時期無良地主剝削底層勞動人民的可憐產物。」
可憐詞到了今天,搖身一變,成了褒義詞。
至於原因,一句話就能概括——
「可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尹見素聳了聳肩。
這一年,「996」和「內卷」之類的名詞還沒進入大眾的視野中,卻已經能夠窺見未來的社會走向了。
越來越快的節奏,越來越大的壓力,越來越多的人裹挾在無可抗拒的潮流之中,被迫向前。
幼兒園要挑牌子,小學要選師資好的。
中學更不用說。中職跟普高五比五的錄取率,是條寬廣的分水嶺,將一半的人擋在某條界限之外。
等千軍萬馬過了獨木橋,會發現,山的那邊還是山,橋的那端還是橋。
重點大學裡,績點要刷,學分要刷。渾渾噩噩度過四年,甚至更久,到畢業時,大部分人所學的知識卻已經溜走得差不多了。
進了家不錯的大公司,擺在眼前的又是無止盡的績效考核。
評職稱,升職,加薪……
生活在一段比一段累的奮鬥中倉促而過。
為的都是——「擁有美好的明天」。
明天很美好,可美好永遠在「明天」。
這就是大部分人乏善可陳的人生,一眼望得到盡頭。
破解方法很簡單,丟掉成功人士的心靈雞湯,把握每一個當下。
梧城一中就是這樣一所為同學們提供「當下」的學校。
選擇權交給學生,路得他們自己走。
趙珂寧看著腳下的路,t 又順勢看了眼自己腳上那雙五位數的限量版跑鞋——就,還挺諷刺。
社會為什麼會這樣前行?
作為一位精明商人的親閨女,她自個兒也儲備了不少經濟學知識。
所以,她很快想明白答案——因為階層越來越固化了。
底下的人,要想打破壁壘,就得用些苦功夫,以此同其他人家裡頭積累了好幾代的資源相抗衡。
一個階層固化的既得利益者,對著這種造成她利益的抽象因素髮出感慨。
跟那個一千多年前,說出「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又有什麼區別?
真是個虛偽的傢伙。
趙珂寧用這雙五位數的鞋子踢開腳邊一粒礙眼的小石子。
石子往前彈了三下,落入十方竹腳跟。
障礙清除後,趙珂寧再度恢復了意氣風發。昂首闊步,走上自己的路。
少女的影子拉得頎長,與庭中藻荇交橫。
直待春風起,梢雲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