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一鄭氏族人惶急道:「鄭氏如今已是危如累卵,明公還不肯出言點撥我等嗎?」
鄭晟德還是沒有說話,但鄭引川卻開口反問:「那依足下所見,鄭氏之危,究竟在於何處?」
那名鄭氏族人慾言又止,末了苦笑搖頭:「郎君若是心內已有成算,何妨直言相告?」
鄭引川望向父親,看見後者微微頷首,才大著膽子道:「陛下當中誅殺七殿下,卻又提拔在下,是在安撫我等,並公開將鄭氏與七殿下做了一個切割。」
第4章
本來鄭氏拼死要保溫見恭上位,就是因為兩邊一榮未必俱榮,但一損絕對俱損。
鄭氏族人若有所悟,露出一絲放鬆之色:「如此一來……」
鄭引川解釋:「天子方才繼位,鄭氏如今羽翼俱失,就算要拿人立威,收攏權勢,又哪裡輪得到你我呢?除此之外——」他環視四周,然後壓低聲音,「今上並無外家。」
在場的鄭氏族人大多露出恍然之色。
鄭引川看向那些還在猶疑的族人,嘆了口氣:「而且若非如此行事,我等又能如何?鄭氏不比旁計程車族,根基具在建州,難道去投四殿下不成?」
這句話說完,少數不服氣的也閉上了嘴——就像鄭氏絕對不是最招新帝討厭的家族一樣,新帝也並不是鄭氏最不能接受的皇帝人選。
畢竟他們跟崔氏之間橫亙了太多的血海深仇,至於溫見恭,對方是被先帝給囚禁到幽臺裡的,就算日後開赦,也沒什麼機會登臨大寶,如果鄭氏一心待在這條船上不挪步,估計得慢慢沉寂下去。
成功安撫了族人後,鄭氏父子又聊了幾句私房話——他們打算找機會宴請下那位受到天子拔擢的賀御史,順便問問賀家年輕一輩中有什麼合適的子女,可以約為婚姻,就算婚事不成,也算是向新帝表明了態度。
就在大臣們費心揣摩皇帝的心思時,溫晏然本人正在履行自己現階段除了哭靈以外的第二大職責:上學。
溫晏然曉得自己的皇位還不穩當,所以並不打算現在就對朝臣們大肆動手。
身為一個有過多年工作經驗的現代人,她深知權力並非來源於上位者的賦予,而是來自下位者的服從。
溫氏得天下多年,有一定的人心基礎,就算被先帝折騰了那麼些年,也還留下了不少政治遺產。
從之前乾元殿中的情況可以判斷出,起碼建平這邊,大部分人還是心向天子的。
溫晏然穿越前歷史知識儲備一直保持在能透過學科會考但絕不具有深入發展的層次上,只依稀記得,昏君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秦二世那種,雖然自身天賦異稟,但也多虧了身邊掌權者的協助,才成功敗光了家業,另一類是夏桀,據說天資不凡,年輕時也表現得挺賢明,等繼位日久後,才展現出自己暴虐專橫的本性。
前一種溫晏然暫時不指望,至於後一種,她原本沒有深思過其中的原因,現在倒是隱約有些明悟——如果那些君主一開始不曾表現得足夠賢明的話,根本無法將權力掌控在自己手中,自然也就不具備日後胡作非為的基礎。
溫晏然想,既然自己的職業目標是當昏君,那第一步就應該向前輩們學習,想辦法把權勢掌握在手中。
自從天子身體好轉,能正常起居後,被先帝欽點為輔政大臣的袁太傅,就日日過來給新帝上課,講解朝中局勢。
其實如今正值國喪期間,就算是皇帝也該停課守孝,奈何溫晏然本人基礎實在太差,袁太傅每天不得不以「勸慰陛下,免得其過於傷懷以致龍體受損」為藉口,過來為天子講解一些基礎知識。
溫晏然對這位太傅大人尤其客氣。
雖然知曉眼前這段歷史其實已經發生過了,如今所感知到的只是虛假的夢境,但看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