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桃園新村(第2/4 頁)
許倩倩訂婚的聘禮,全部都被拿去還債了,哪怕這樣,外面還欠著十幾萬呢。
他們就許倩倩這麼一個女兒,自己這做女婿的自然要承擔贍養義務了。
雖然桃園村地處偏遠大山之中,還沒有公路可以開車過去,店老闆看在張曉然一次性買了三萬多的家電,還是滿口承諾保證送貨到戶,上門安裝。
付了一半的貨款,約定上門安裝時間,張曉然拿著收據,就出門在邊上的商場裡買了幾條雲煙和一些零食,就開車繼續上路了。
一直到晚上七點鐘,開到了大青山下的桃園新村。
在二十多年前,國家號召新農村建設,讓住在山上的山裡的村民搬到山下居住,在山下建設新農村。
那時候,只要花一千塊錢,就可以在大青山下獲得一塊宅基地建房子,只要你願意從大山搬到山下的新農村,每戶給予五千元的建房補助。
除了一些在縣城或鎮上買房的村民外,大部分的桃園村村民都搬到大青山腳下的桃園新村了。
張曉然的叔伯長輩他們基本上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搬到桃園新村了,當然也有一部分有錢的,在鎮上或縣城住上商品房了。
跟落寞的桃園村相比,桃園新村就充滿了生機。
寬敞的水泥路邊上停著一輛輛小汽車,看著路邊這些自己曾經羨慕過的一輛輛中低檔的小汽車,再看看自己開著價值三千萬的房車,張曉然忽然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
以前做公交車回家的時候,張曉然總是覺得村裡上那些開著小汽車的村民,臉上總有一種讓他不舒服的優越感,他總是覺得那些村民在著自己的時候,眼光中會有蔑視的意味。
有這種目光的人,除了這些普通村民外,還有自己的一些親戚,尤其是二伯、五叔那幾位。
張曉然每次回村裡,只要他們遇見張曉然,就會問他在外面工資收入怎麼樣?
如果是出於長輩的關係也就吧了,可一聽張曉然說工資不高,也就三五千塊錢的時候,那眼光中會有蔑視的味道就很濃了。
“咿呀,一個月三五千塊錢工資啊,我一個月幹半個月都比你這高,你在大城市裡掙得還不如我在鄉下掙的多!”
“我們家阿西,現在省城上班,一個月三萬塊錢的工資,都不夠他開銷的,也不知道他把錢花到哪裡了!”
“我們家阿西,小轎車都買來好幾年了,你什麼時候買車啊,現在年輕人沒有幾個沒有車的。”
那些話裡話外的炫耀、挖苦,讓張曉然很不舒服。
這也是張曉然過年都不願意回村子的原因。
因為每次家族聚會都讓張曉然很尷尬,也很自卑,甚至有種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親人的那種無法形容低落情緒。
等張曉然把房車車開進桃園新村的時候,引起了一片轟動,很多人沒有見過造型如此酷炫的房車。
“這是大巴車吧?”一個村民疑惑地看著在自己家院子不遠的曬穀場停下的造型奇特的汽車猜測道。
“我看就是大巴,不過這大巴車頭怎麼奇怪啊?”
“還有這雨刷,怎麼是跟手錶指標似的,看起來怪怪的……”
“什麼大巴啊,這分明就是箱式大卡車。”另一個村民很肯定地說道。
“這不是卡車,也不是大巴,應該是一種特殊的運輸車,都還沒有上牌照,是新車,停在咱們村,也不知道是誰家買的。”
“這玩意看起來挺豪華,得不少錢吧?”
“我估摸著最少也得三十多萬,不過這樣奇怪的車,我今年快五十了,都還是第一次次見過。”
“什麼大巴,什麼卡車啊,你們可真沒見識,這是房車。”一位見多識廣的村民聽不下去了,忍不住開口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