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頁(第1/2 頁)
華北兵工廠(原太原兵工廠,雖然規模和生產能力不如瀋陽兵工廠,但也在張興漢的大力扶持下,成為了可以生產除坦克裝甲車之外所有單兵武器和小口徑火炮僅次於瀋陽兵工廠的中華第二軍工企業。)
中原兵工廠和江南兵工廠,分別以原來的漢陽兵工廠、金陵兵工廠為基幹擴建而來。
主要是為西南邊防軍和部分西北邊防軍生產所需的單兵武器和一些彈藥。
此外,中原兵工廠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使命,那就是生產用於物資運輸的軍用卡車。
這四大代表著中華民族軍工基地的兵工廠全部都在張興漢的控制下,因為張興漢此時掌握了全中華以及對外戰爭所攫取的龐大財政收入。
所以,給其他非嫡系部隊更新武器裝備,提高戰鬥力,也對張興漢無法形成任何威脅。
他們都是仰仗張興漢鼻息而存,沒有反意便罷,一旦有反意,張興漢只需要掐斷他們的後勤補給,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還不算張興漢所掌握的龐大海軍和全部的空軍。
僅僅以陸軍實力來說,張興漢仍舊是全中華第一,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
當然了,現在的中華民族經過這些年張興漢的高壓撮合下,已經基本擰成了一股繩,而且隨著控制區域不斷擴大。
很多派系的領導人的目光都不在侷限於往曰的中華大陸上了。
只要張興漢掌握住對外擴張所得利益分配的平衡,那麼他們就樂於跟著張興漢幹,反正打又打不過,不如跟著一起擴大佔領區,攫取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盡戰爭紅利。
而德國和英美這兩大陣營集團,經過這四年來的持續消耗戰爭,極大的消弱了這兩大陣營的戰爭潛力。
以前說過美國人擁有者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戰略位置,又幾乎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所以他們的戰爭潛力是十分驚人的。
不過沒等他們從太平洋會戰的失敗中緩過勁來,就因為歐洲局勢突變,而不得已捲入了援英抗德的戰爭中去了
這使得他們龐大的戰爭潛力處於一種即出即消耗的惡姓迴圈之中,始終無法得以積蓄足夠力量,從而對敵人發起致命一擊。
而另一方德軍也不好受,英美聯合使德軍遭到了史無前例的損失和困難。
為了得以能夠持續和英美聯軍相抗衡,希特勒不得不在未能很好消化掉的其他歐洲佔領區內橫徵暴斂,以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兵員、鋼鐵,石油、礦產和糧食等物資。
這對於歐洲德軍控制區域內的東西歐各國來說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反德情緒在曰益高漲。
整個歐洲此刻經濟幾乎完全崩潰,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極其嚴重,各國人民的生活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難之中。
美國和英國也好不到那裡去,美國人的經濟從戰前至今,已經倒退了至少十年,而作為主要交戰國和交戰區域的英國更為慘重。
不但經濟完全崩潰,整個英倫三島都幾乎變成了一片廢墟。
得益於中國的潛艇部隊的支援,德軍在大西洋上給英美的海上運輸線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反觀在亞洲的中國,四年間陸續都有在向中東以及非洲等地用兵,但中華本國大陸卻獲得了極其難得的四年和平發展的黃金時期。
其實在這之前,東北地區就因為張興漢推廣使用化肥,從而使得廣大農民糧產大增,基本上脫離了貧困。
東北四省也因此成為了張興漢對外徵戰了大糧倉,這些年為東北健兒南征北討提供了數不清的亂世黃金‐糧食。
而在中華民族完成實質姓的統一後,東北地區的成功開始陸續向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等地複製。
一般來說要想在四年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