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第1/2 頁)
然後是秦家軍步兵。步兵配備有厚盾和長劍,由於是步兵,他們的厚盾遠比重騎兵的盾要沉重上許多。步兵有兩千人,他們呈長方形,擺成兩列縱佇列在騎兵之後,他們是進攻中的支柱!
最後是弩兵。弩兵配備短劍和單手弩,弩兵三千人列成三排橫隊矗立在秦旭,秦節,趙宏等數人的身後。最前面一排的弩兵半跪在地上,弩已上弦;第二排弩兵手搭在弩機處,弩箭也搭在了箭槽上,斜指地上準備著;最後一排的弩兵則只是一隻手抓著弩,另一手握住了腰側的箭筒上,隨時準備抽箭上弦。
&ldo;這。。。。。。&rdo;秦旭頓時看明白了,這是交替式攻擊的陣形,第一排的弩兵射完後快速後撤上弦,第三排在第一排射擊開始一霎那開始上弦,第二排弩兵跟進繼續射擊,等第二排弩兵發射完畢第三排弩兵也已經準備好,這樣可以形成密集式連續性覆蓋射擊的效果。
這種陣形在歐洲被稱為&ldo;三線戰法&rdo;。根據歐洲人的說法這是西元14世紀,普魯士國王菲特烈二世經過長期鑽研而發明出來的(當然啦,經過調查取證,這個說法是極其錯誤和荒謬的。這種三線戰法的發明者應該是中華明朝初期的名將沐英),這種戰法以能製造連續性打擊聞名。本來這種陣法對於秦朝將士來說是無用的,因為秦朝弩兵眾多,一般三次覆蓋性射擊就已經可以將敵人的攻擊力消滅於無形,但是這次秦旭的秦家軍裡並沒有足夠的弩兵,更沒有秦朝的重弩!
秦朝的重弩分為三種,一種是需要五到七個人合力才能拉開的巨型重弩,這種弩一般用於破壞敵人的城牆,但是如今有了大炮,這種弩蒙僖便沒有繼續讓工部督造;第二重弩是四人合力的中型重弩,專門用於狙殺對方的將領的利器,俗稱&ldo;五石弓&rdo;,據說當年西楚霸王就是單人支開這種弩擊中劉邦的(非人類,汗一個先),在當今已經擁有狙手的情況下,這種弩也沒有被蒙僖相中,黑金戰甲的面罩不能護住眼睛,如果真能給予機會射殺對方主將,派個狙手射穿其眼睛就是,這種弩的弩箭粗大,已經不適合用於狙殺了;第三種重弩則是輕型重弩,別看它稱為&ldo;輕型&rdo;,它的輕是相對於上面兩種重弩而言的,這種弩需要一個人靠兩條腿蹬住方可拉開弓弦,所以這種弩一般由兩個人配合使用,雖說是呈拋物線射出,但其威力強大不說,射程可以達到八百米開外,還是保證殺傷力的那種。蜚蠊獨手裡的弩兵就大部分是這種弩兵。
很可惜的是,秦家軍是皇家儀仗隊,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裝備這三種重弩。他們使用的都是單手弩,射程在五百米以外,但其實到了四百米這種弩的殺傷力就已經低的僅能穿透一張報紙而已。
不過此時有弩這種遠端殺傷性武器總比沒有好,但秦旭覺得這些弩兵說是殺傷敵人莫過於說他們是保護秦旭更為準確。單手弩只能平射,在騎兵和步兵在前面衝鋒的時候弩兵只能幹看著,這還怎麼發揮他們遠端殺傷的效果?
秦旭忍不住想要對秦節說出這個觀點的時候,第四部騎兵已經開始衝鋒了。
第四部有八千的騎兵,在吸收了元朝蒙古騎兵的戰法和馬鐙之後,這支騎兵部隊擁有的戰鬥力絕對是驚人的,只見他們緩慢的催動馬速,然後漸漸奔騰了起來,腳下的沙塵漸漸揚起,瀰漫。。。。。。蒙家軍,沖!
埃森特正自慶幸秦軍右側防禦力低下時,陡然發現前方一股黃沙撲面而來,一支渾身散發著血氣的騎兵穿過漫天的沙塵直撲他們而來。
兩軍已經開戰,廢話沒有,蒙家軍兜頭先是一陣淋漓的箭雨,不斷射殺坦克邊的的步兵,待到靠近坦克時,第四部的蒙家軍們抽出了戰馬右側的箭筒裡特製的火藥箭支,以隊為單位瞄準一輛坦克的探視視窗射擊,前隊射擊完畢立即向兩邊分散讓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