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拿下孔融(第2/2 頁)
,猶如螢火與皓月比輝,簡直不值一提!”
孔融慚愧、尷尬、落寞的諸多神情,落入陶應眼中,將陶應嚇一跳。
“哥是來求人辦事的,不是來砸場子的!”
沒想到自己的一個無意之舉,打擊到了孔融,陶應心中暗暗有些慌亂,忙做起滅火隊長來。
“孔師千萬莫要妄自菲薄,家父常常以孔師為楷模,鞭策應與大哥。”
一個謊言,需要新的謊言來解釋,陶應再次拉出陶謙來安撫信心崩塌的孔融。
“在應看來,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為了不至於因自己的“無心之過”,抹殺掉一位歷史上的大文豪,陶應連“建安七子”都提前總結出來了,就希望孔融莫消沉。
“岳丈,此七人,能稱‘中平七子’否?”
心裡既惴惴,又自得的陶應,目光熠熠地望向蔡邕,希望他出聲熨撫孔融受傷的心。
“哼,‘中平七子’?竟無我蔡邕一席之地!”
看到陶應投來的目光,蔡邕豈會不知他的意思,轉頭望向一邊。
“嗯?”
蔡邕眸子裡的一絲不滿,陶應看得一清二楚,他敢肯定,蔡邕絕非因他一句“岳丈”而生氣。
“伯喈先生曠世逸才,道德文章蓋絕當代,辭賦、音律更無人能及,當獨為一子也!”
後知後覺的陶應,立即補救。
“這老頭,以危言召禍,以黨賊逢誅,果然是個意氣之士。”
沒辦法,誰讓蔡邕家有一朵陶應上心的嫩白菜呢,陶應不得不溜鬚拍馬討好。
“重光言辭有理,此七人,稱得上‘中平七子’。”
蔡邕目光和煦地一邊點頭附和,一邊瞄向賊兮兮的陶應,給他一個算你識相的眼神。
“過譽了,過譽了!”
孔融激動了。
孔融激動的是他的成就終於被人認可了,都快被蓋棺定論了。
“這陶重光,還真讓人意外!”
陳逸驚訝了。
陳逸驚訝的是陶應並不如外界所傳的那般簡單,不僅心黑臉皮厚,關鍵是才氣不輸大漢天下任何人。
“走,重光賢侄,跟老師回家,我們邊喝酒邊暢談。”
滿臉激動的孔融,拽住陶應這個“知己”的胳膊,就往相府外行去,他都想好了,定要與陶應這個“得意門生”促膝長談三天三夜。
“呃!”
陶應暗自驚詫,這人也太現實了吧。
“不愧是孔融孔文舉!”
孔融前一刻還在吹鬍子瞪眼睛,一副羞與豎子為伍的架勢,後一刻便認下弟子,改變稱呼,視為忘年交,莫說陶應,就是蔡邕、陳逸,也是玩味不已。
“孔文舉,這般做,也太不厚道,難不成,我陳逸府上就缺幾壇酒?”
陳逸不幹了,這要是被傳出去,還不得被天下士人笑死。
“來人,速速在後堂整備宴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