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林東只能放棄外出調貨的打算,老老實實招工,保障自己場子的平穩運轉。
市場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重新恢復健康,供貨量充足之後,豬副產品的價格開始下跌。
也正是這個時候,行業洗牌悄然開始。
屠宰場超負荷運轉,生豬價格下跌,白條豬肉價格下跌,豬副產品價格下跌,所有產品都在下跌的時候,人工工資卻上漲了,特別是能熟練操作的員工,漲幅接近30。
因為產品價格下跌,原本三天吃一次的東西,現在可以每天都吃,市場需求量迅猛飆升。
原本指望薄利多銷的承包商突然發現,銷量是增加了,可利潤卻沒有了,甚至很多承包商出現了賠錢賺吆喝的情況。
一天兩天賠錢還能接受,可行情一個勁兒的下跌,誰能整月整月的賠錢呢?
所有承包商都賠錢嗎?
並不是。
無論什麼時候,產品差異化都存在。
優質品和普通貨的價位自然不一樣,舉一反三,敢購買優質品的客戶,他們害怕賣不出去?或者是賣不上好價位嗎?
所以,優質客戶的重要性就凸顯出現了。
還有,諸如大腸,豬肚,腦花,豬蹄豬頭這類打成凍品也不會影響價格的產品,承包商就不會賠錢。
恰巧,王泉不缺優質客戶。
他選擇拜訪的客戶都是前世聽說過,或者是合作過的優質客戶,要不然也不會一個地區只要一兩個客戶。
要知道,任何一個地區都不止五六家,甚至十幾家做這一行的批發商。
時間進入九月份,疫情更加嚴峻,越來越多的養殖場大量拋售生豬,行情愈發差勁兒。
……
在這裡,要強調一點。
豬副產品的承包商看似從屠宰場承包,明面上是合作共贏的關係,實際卻不然。
屠宰場依靠白條豬肉賺錢,他們的屠宰量也是根據市場對於白條豬肉的需求制定的,豬肉便宜了,老百姓吃的自然多,需求量增加,屠宰場就一個勁兒的殺豬。
試問,精肉比豬下水還便宜的時候,您會選擇哪個?
屠宰量一個勁兒增長,副產品銷售卻很平穩,矛盾就出現了。
說白了,屠宰場和承包商就是對立面。
屠宰場不管承包商的死活,只管殺豬賣肉。
有實力的承包商只能咬牙硬撐,期待行情迴轉。
實力偏弱的承包商要麼死磕,要麼撤資走人。
調貨的,都是無利不起早的,賺多賺少的問題,絕對不會賠錢。
……
忙完一天的活計,王泉已經沒有多餘的力氣。
躺在床上,腦子飛快的轉動。
從楊德軍發貨開始,一個月的時間,王泉現在有十四個穩定客戶,每天的出貨量保持在十幾噸左右。
十幾噸的貨,根本不是他一個人能忙得過來的,林東另外一輛單排也借給他了,還給他安排了司機和工人,只不過工資要王泉自己支付。
有些產品賺錢,有些產品不賺錢,甚至還有極個別單品,賠錢。
賠錢,也是不得已。
量大的客戶報貨時候要的品種比較多,如果僅僅給他賺錢的產品,不賺錢的產品不給他配貨,這無疑是把客戶往外推,久而久之,客戶嫌麻煩,有很大的可能性丟失客戶。
即便是這樣,王泉依舊沒少賺錢,甚至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自己賺了十幾萬,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疫情剛爆發那段時間賺的。
不敢相信歸不敢相信,他同樣知道,那些大承包商,遇到好行情的時候,一個禮拜甚至就能掙到二十萬。
至於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