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啟元(第3/4 頁)
侯蕭景鵬率領北境大軍,擒拿慕容軒。旨下當日派人快馬趕赴北境,傳達啟元帝聖旨。
第二道聖旨,之前跟隨慕容軒一起出發北境的大軍、御林軍,即日起迴歸朝廷,若有不遵者,皆以通敵賣國、謀反作亂論處。
這道聖旨內,獨獨未提及慕容軒的暗衛,不是啟元帝不願招安這批暗衛,而是這批暗衛追隨慕容軒做下太多上不了檯面的事,不,不止,還有當年宗元帝的諸多事,這批暗衛已然不可能再回歸皇家。
不願招安,亦代表著給慕容軒留下了不少人手,可能會多了不少麻煩。
可新皇登基,此時若假意招安,待這些暗衛回來再定罪,雖然這些人罪有因得,可若真傳出來,保不齊會被有心之人詬病,藉此擾亂民心。
天啟朝廷雖用了五日便成功換主,可天啟大越交戰方才結束,廢帝已寒盡民心,此時民心是浮動的,絕不可再因此事,再生波折,思及此,啟元帝終是放棄了這個做法。
因此,啟元帝下了第三道聖旨,昭告天下,無論是誰,無論出身,若有擒獲慕容軒及其同黨者,皆論功行賞,並由啟元帝親自論功封賞。
此道聖旨一出,天啟臣民,乃至江湖豪傑,皆磨刀擦槍,躍躍欲試。
很快,關於碎石砸落祭天壇、明熙帝鎮圭碎裂、明熙帝被廢原由、啟元帝登基之事,已是傳向天啟各州各府!
與此同時,太祖起兵之地,北境濱州的雲白江浮石呈現雙星伴月圖,雙星伴月,二星若合,其國有兵,改立侯王,有德者興,無德者亡。亦是傳向天啟各州各府!
一時間,天啟百姓對廢帝的怒斥聲,已是空前暴漲!
然而,天啟百姓亦是慶幸著,天啟皇家還有能扛起這份擔子的人!慶幸著,武安侯仍帶領大軍鎮守著北境!不然,恐將是天啟戰亂,天啟百姓流離失所。這便是天啟百姓心中的有德者興,無德者亡!
而明熙帝的後宮,蘇妃蘇妙婉、燕婕妤江淑燕,仍囚禁在各自的宮殿內,待前朝事畢,再做議處。
而柳淑儀楊柳,兵部左侍郎楊玉清嫡二女,已是連同楊府眾人一同下了死牢,待朝堂事定,啟元帝再下聖旨定罪。
而戶部尚書姜一同,亦被下了大牢,聽說從暗殿出來後,隨著文武百官一起到了太和殿,在太和殿上,裕親王當眾公佈了姜一同的罪責,罪名是徇私枉法、造假賬收受賄賂!聽說各處錢莊每年暗中孝敬他的銀錢、珍藏古玩,可謂甚多!聽說很早之前,裕親王就已經開始暗中調查此人,如今各方面證據都已收集齊全,即刻收監大理寺監牢,等待大理寺卿劉大人審理。
而擒下姜一同褪去其官服時,竟然從其身上掉出了明熙帝的傳信!
那份傳信被當場開啟,大理寺卿劉大人看到那份傳信時,可謂劌目怵心!
隨後,大理寺卿劉大人奉裕親王命令查抄姜府,從姜一同的書房內搜出諸多準備就緒的偽證,直指四海錢莊!看到那些偽造時,劉子高內心的震撼更甚了,暗歎若晚一步,四海錢莊將會被誣陷查封!
劉子高將這些偽證上交了啟元帝,可這樁栽贓陷害,畢竟還未實施的,並不能用它來定罪。可也沒關係,對姜一同來說,少了這一樁,並不影響對他的定罪。
如今,戶部尚書之位空缺,啟元帝下旨,雲洲知府趙玉堂果斷剛毅,雲洲決堤一事臨危不亂、處事果斷決絕,從而減少了更多的傷亡。而後,在災後處理中亦是勤勤懇懇、恪盡職守。再則,在雲洲雲白江修繕款貪汙腐敗案中,更是民察秋毫、剛正不阿。聖旨著趙玉堂即刻趕赴帝都,接任戶部尚書之位,重整戶部,戶部右侍郎從旁協助。
而戶部左侍郎劉政,則下落不明,但聽說,是他自己離開揚州辦公署的,究竟為何,還未知,但未得啟元帝傳召,私自離開揚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