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2 頁)
資本不怕唾罵,怕的是低利潤、無利潤、負利潤。
為了其它業務的順利發展,為了與其它資本順利合作,魏東生絕不能接受失敗者裁決。而且,春秋網路還在開拓期,並不適合悶聲賺大錢策略,大嗓門吆喝自己的高利潤證明自己有合作價值,才能最大限度榨取《十國春秋》的利潤。魏東生所謂的圈錢,可不單指向遊戲玩家圈錢啊!
《十國春秋》的日銷售額貌似很多,但是隻靠這種僵硬模式圈錢,想圈到十億乃至一百億得多少年去了。
魏東生圈錢的目標,從來都不限定於遊戲玩家。因此,拿到《十國春秋》七月份運營報表,魏東生旋即大張旗鼓公佈於眾,大嗓門吆喝:&ldo;大家快來瞧瞧,我賺錢啦,《十國春秋》是爆款遊戲哦!&rdo;
《十國春秋》七月份運營資料也的確華麗。
7月1日,日銷售額9369萬元;7月31日,日銷售額1262萬元,全月總銷售額3291萬元。
回顧2002年,統計資料顯示網路遊戲行業全年營收為91億元,簡單平均折算,相當於每月營收為7583萬元。
7583萬元,這是華國2002年時整個網路遊戲行業的月總收入。
網路遊戲市場發展迅速,2003年相比2002年增幅明顯,媒體預測本年度網路遊戲市場能有20億元營收。由於傳奇品牌一分為三,網路遊戲市場今年劇烈波動,前七個月的市場行情並沒有展現20億期望增速。然而,即使以年度20億元期望營收簡單折算,整個網路遊戲行業的平均月總收入也僅有16666萬元規模。 。
悄然無息間,《十國春秋》已經最少侵佔了1974市場。
萬元日銷售額,以6元收入簡單折算,相當於21萬玩家平均線上。也是巧合,第九城市最近剛傳來訊息,《奇蹟u》的平均線上已經陰跌到21萬左右。這意味著,《十國春秋》已經追平了《奇蹟u》,成為僅次於傳奇系列第三賺錢的遊戲。
這,不可能!
網路遊戲廠商不相信,網路遊戲媒體不相信,計時付費玩家更不相信:整合自動尋路、自動刷怪的假遊戲真外掛,竟然賣到全國第三強。
吹牛不上稅啊!
虛誇資料是網路遊戲行業潛規則,盛大網路敢把1000萬玩家同時線上資料遞到稅務局嗎?遊戲之外,不玩遊戲不清楚內部情況;遊戲之內,玩家只會注意小區域感覺,從而忽略整體數字。譬如平均線上和最高同時線上的差異,平均線上是指24小時的平均,如果該款遊戲的玩家每日平均遊戲時間是4小時,平均線上數量30萬,等同當日有180萬玩家玩夠四小時或360萬玩家玩夠兩小時。玩家玩遊戲的時間相對集中,發現熱萬,就下意識覺得30萬玩家平均線上的資料太正常不過,簡單相信了遊戲運營商的宣傳。
幾乎每家遊戲都有類似的虛誇成份。
《熱血傳奇》的平均線上30萬,《奇蹟u》的平均線上21萬,其實都摻雜了水份,它們的最終年度總收入總是遠遠小於各月累積之和。這已是大家默契遵守的潛規則,摻水也有一定底限,並不影響&ldo;傳奇第一、奇蹟第二&rdo;的實際排名。
《十國春秋》就太過份了,別人家是酒摻水,你這兒是水摻酒。
這不可能。
我不相信。
於是,《十國春秋》的七月份運營報表迎來一片質疑。
然而,真的就是真的,資本市場做不得假。各家遊戲廠商技術團隊,透過東繞西繞關係向春秋網路和春秋軟體公司的員工求證,註冊帳號實地考察見證氪金玩家的豪氣,漸漸有點兒懵了:《十國春秋》的七月份報表,好像、似乎有可能是真的啊!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