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3 頁)
&ldo;你不用回去打理生意嗎?&rdo;李曉庭問道,如果鄭臨淵能去學館當先生,她自然是倒覆相迎。但如今,他們青魚組合似乎並沒有繼續留在她身邊的理由了,她更不會相信鄭臨淵會為了那束脩而去。怕不是開了個玩笑?
&ldo;不用,不用,本公子辛苦這幾年,幫他們掙了個皇商,他們還能敢短了本公子的利錢?&rdo;鄭臨淵說的甚是得意。
&ldo;鄭公子這幾年與我們在一起很辛苦?。&rdo;居易問道。
鄭臨淵忙笑道:&ldo;不辛苦,不辛苦,這幾年是臨淵過的最輕鬆,最有意思的!特別是與先生一起時,那可真是有種有一知己足矣的感覺。&rdo;吃醋的男人惹不得,自己又打不過他,還是服軟為上。
&ldo;那便好,公子可別弄混了誰才是那個知己。&rdo;居易道。
李曉庭:&ldo;……&rdo;怎麼感覺自己是小三似的?
幾人打了一陣機鋒,李曉庭認真了些道:&ldo;臨淵,你去學館,那小魚兒怎麼辦?你與他不是一個組合嗎?&rdo;
&ldo;正是他想去學館,我才要去的。&rdo;鄭臨淵道:&ldo;不過,想想去學館好像很不錯,所以,即便他現在不願去了,本公子也要將他綁去。&rdo;
&ldo;誰說我不願去了?當然去!表哥讓我好好讀書,將來只要我能考上進士,他必然點我為狀元。&rdo;小魚兒掀簾而入,舉著簾子等端了吃食的丹意進來後,才放下。
李曉庭好笑,丹意好讀書,小魚兒偶爾也會跟著讀上幾句,但是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所以,雖然他有個極大的黑幕機會,卻是十有八九要浪費掉的。
。
☆、學館招生
去京城時,一路趕著時間,又有宮中太監和侍衛在同一條船上,難免拘束和辛苦。回福河時,便輕鬆的多了,幾人一路遊山玩水,竟是走了近兩個月才到福河。
因為行程隨意,便沒有通知人來接他們,倒是莫君起早就安排了人日日在碼頭邊等著,又有鄭家的人也等得自己的小少爺。所以,他們一行,剛回到馬家村,該來的人,不用通知,便都到了。接下來自是一番熱鬧的接風洗塵,其間種種意想不到之事,以後再表。
李曉庭一行回到馬家村的半個月後,發出訊息,育德書館正式接收學生,但育德書館只教書育人,不行科舉之道,但也不阻止學生去考科舉。這一說法雖是讓一些人打消了來這書館的念頭,但是等待書館開館的人還是很多。
究其因由,一是因為這書館先生之中有兩個舉人,雖然大家都不知道這其中一個舉人還認識新皇,但這舉人的身份,便已經足夠吸引眾學子了。二是,這學館的束脩特別,家庭條件好的給銀子也要,條件不好的,給東西也行,實在什麼都不拿的,也可以為學館或學館的校長做工,以代束脩。這一條吸引了很多家庭困難的學子。
這次開園不僅要招學生,也要招先生,以前先生也一直在招,卻是一直沒有讀書人願意到這個小村子來,而羊先生考上舉人後,卻是暫停了招先生的事宜,堅持要等到李曉庭一行回來再招。以羊先生的說法便是,他總是要去京中考進士的,不放心把他的學生交給被他的舉人之名吸引過來的先生。
如今的荒園正式有了名字,門頭之上,&ldo;育德學館 &ldo;四個字純樸大氣。一人高的圍牆上,爬滿了開的正好的薔薇,組成了一個長長的花牆。僅這一門一牆,已是一處絕佳的風景。
現在,大門前、花牆前都站了滿了人,有來求學的,也有來看熱鬧的。學館以前的學生,穿著天青色的棉布長衫從裡面出來,站在大門兩旁,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