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和平建立在劍鋒之上(求追讀)(第1/2 頁)
楊禪跟著青元門的人一起下山,都是騎著青曲馬離開。
青曲馬是青州的馬匹,適合跨越山林,耐力比較好,可以長時間騎乘,是趕路好馬。
楊禪此前雖然沒有騎過馬,但想要掌握卻並不難。
領悟的勁力之人,身體素質和各種反應能力遠超普通人,騎馬只要掌握要領,很快就能學會。
雖然一開始不適合,身體也會出現些小問題,但很快就會熟悉下來。
楊禪更是外煉高手,太極養生功和龜息養體功更是修行有成,身體恢復力遠超常人,不適應的症狀沒出現多久,就徹底恢復了,整個過程就非常快。
跟楊禪相比,舒雨等正式弟子人,大部分狀態都不怎麼好,這是剛剛學會騎馬的原因,還有長時間趕路的原因。
這些身體上的情況並沒有讓楊禪太過在意,反倒是趕路的路上所見所聞,卻是讓楊禪有些感慨。
幸虧他沒有下山,不然路上屍骸之中就可能有他了。
青州雖然下過一場大雨,但此前連續乾旱,還是讓很多百姓活不下去。
上有青州官府的高額賦稅,下有地方勢力的壓迫,還要面臨著大旱天災,很多人都活不下去。
想要背井離鄉逃亡,卻依舊要面臨著匪盜橫行和山林之間的猛獸,亦是危險重重。
普通百姓想要活下去,還真是非常艱難。
而與之相反的就是各地豪強、幫派、官府等人員了,一個個滿嘴流油,卻依舊不知收斂的壓榨,這是完全不把普通百姓當人看了。
楊禪看到這種情況,心中雖然閃過不忍,但也沒有當聖母,他知道,在這種世道,心狠的人才能活得長久。
他沒有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那就只能融入其中,不當被壓榨的物件。
青元門在青州之中很有名,經過那些縣城之時,那些富態官員和豪強都是笑著打交道,可見青元門在青州之中的權勢。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說是地方上的土皇帝,這並非特例,而是一種常態。
大周皇朝三十二州,大部分地方都是如此,這也是皇朝混亂的原因。
朝廷失去對地方的掌控了,特別是遠離皇朝都城的地方,更是如此。
這些地方都是由宗門、豪強、幫派等進行掌控,地方的官府也主動跟這些勢力進行合作,對百姓進行壓榨。
這種情況太常見了,有良心的官員,很難堅持下去,如果太過較真,甚至意外被山匪殺了,屍骨都不一定能找到。
這些地方勢力為了報仇,還會主動讓百姓進行募捐,聚集人馬進行剿匪,類似這種的手段層出不窮。
最後剩下的就是跟這些勢力同流合汙的官員了。
這些地方勢力離青元門越近,那就必定是青元門的附屬勢力,得到青元門的庇護,同時每年都會進行上供。
可謂是一級級上供,最後大部分的好處自然落到青元門這個青州霸主級別的勢力手中。
如果有附屬勢力不想上供,後續必定有各種麻煩,如果投靠敵對宗門,就會直接派出弟子進行覆滅。
這便是最直觀的弱肉強食的法則,越混亂,越是如此。
亂世之中講強弱,和平之時講律法。
和平建立在劍鋒之上。
青州便是如此,青元門是青州最強,便是官府,也得給青元門面子,更別提地方勢力了。
楊禪等人的目的地一開始在宗門之中沒跟他們這些人說,這是為了保密,防止有人根據目的地而設定陷阱。
青元門已經為此損失了一位內煉宗師級別的長老,自然不能再有更大的損失了。
楊禪這一群人之中,可是有一個內煉長老,兩個中級藥師和六個初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