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效果也不是完全沒有,但多半治標不治本,剪不斷理還亂。因此這一回,成都市委、市政府便希望能夠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他們還找到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這個方式,我戲稱為“一劍下青城”。
什麼劍?城鄉一體化。
城鄉一體化是一把“劍”嗎?這把“劍”能破解歷史難題,將“三農”頑症的病因一一解除,見血封喉,斬草除根嗎?這就要研究“劍器”,要研究“劍法”,更要研究“對手”。也就是說,要弄清“三農”為什麼成為“問題”。
所謂“三農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有名的那三句話:“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那麼,農村為什麼窮,農民為什麼苦,農業為什麼危險?說到底,就是因為城鄉關係割裂,城鄉二元對立。我們知道,城市和農村,是人類生存的兩種社群,也是人類發展的兩大空間。如果這兩個發展空間形成良性互動,兩種生存社群成為自由選擇,那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不幸的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國家的城市和農村被人為地硬性分隔和對立起來。城鄉有如天壤,工農形同路人,機會不均,起點不一,待遇不等,收入不齊,資金、技術、現代文明流向農村難於蜀道,農民要變成市民簡直就是一步登天。人,無法往高處走;水,不能往低處流。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越發展,農村就越窮,農民就越苦,農業就越成問題。
然而城市是不能不發展的。城市是現代化的載體,城市化是現代化的標誌。現在全世界的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更在65%以上。我們國家呢?卻連40%都不到,而且還是標準不高的城市化。就連成都這樣的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城市化率在2001年也只有%。這又如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因此不難預料,今後近20年間將是中國快速實現城市化的時期。這實在讓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如果城鄉二元結構不變,城市化程序的提速,對於原本就貧窮落後的農村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因為按照習慣的做法,許多地方几乎一定會憑藉城市管理農村的權力,用平調侵佔農村資源的辦法來加快城市建設,最終造成農村經濟的崩潰和社會的###。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事實上,某些令人擔憂的現象已經出現。比方說,低償徵地,農民入不敷出;大拆大建,貧民流離失所;一城兩制,導致社會矛盾;貧富懸殊,引發諸多問題。當然,這不能怪罪於城市化,它們也不是城市化本身的過錯,然而卻是城市化程序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解決不好,後患無窮。
於是我們就走到了十字街頭。一方面,城市不能不發展;另一方面,城市越是發展,“三農”就越成為問題。這就兩難。何去何從,頗費思量。
成都思考的結論,是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所謂“科學發展觀”,就是不能不發展,也不能亂髮展。比方說,無序開發,重複建設,破壞生態,透支資源,把農村、農民、農業當做城市化的包袱甚至盤剝物件。總而言之,殺貧濟富,殺雞取卵,得不償失,寅吃卯糧。這樣一種所謂“發展”,就算達到了城市化的某些指標,又於國於民何利?
顯然,這裡有一個“為什麼要發展”的問題。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發展呢?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那麼,為什麼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呢?因為只有發展才能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其中就包括廣大農村和廣大農民。因此,但凡犧牲農村、拋棄農民、破壞農業的“發展”,必定是“亂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