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考校(第2/2 頁)
勝之。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打仗說到底,還是看誰準備的更多更充分,與其擔心對方的威脅,不若自己做好準備,無恃敵之不來不攻,而恃己之無所待也。"
張恪所言,雖是泛泛而談,然而周太公卻聽得不住點頭。其實,人朝在應對北方威脅時,總體策略上還是以防禦為主,是被動的,每年為此花費的資金人力頗為巨大。而張恪所言,乃是在立足防守下,也尋求進攻。可進攻不是硬攻,如張恪所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要儘量造勢,削弱對方,力求用最小的代價達到最好的結果。這是比之前以防守為主的戰略思想更進一步的指導思路。然而,這是戰略思想的改變,哪怕只是微小的改變,都是不容易做到的。畢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而,雖然認同張恪所言,然而周太公並不對此說什麼,不說他如今只是賦閒在家,就算他還是朝堂部首,想要改變持續了多年的固有國策,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之所以問這個問題,主要還是為了考校一下週勃的這個學生。如今看來,張恪雖然年紀尚輕,但對邊境之事,必然是有過深度思考,而且並非閉門造車,想當然之言,而是結合了他在邊境所見所聞,思之所得的,這就很了不起了。
周太公嘆了口氣,道:"敬之與明達年齡相仿,然而所思所想,比這個臭小子可是強太多了。也不怪,子興對你如此看重。"
張恪聞言,心忖道:這老人家,又說了句讓人接不了的話。只是您就這麼當面貶低自家兒孫,來誇讚我,讓我很為難啊。但也只好又是乾笑不語。至於周通,想必已經習慣了爺爺的說話行事,倒是沒有什麼表情,想來應該是習慣了。
在瞭解到,皇帝已經授予張恪"尚書郎"之職後,周太公便也稍稍指點了他幾句,勉勵了一番。俄則,又想起一事,道:"敬之剛才說,我朝要努力提升制械之術。正好,過幾日,我欲往唐家拜訪,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同去啊?"
"周爺爺,說的是那個唐家?"
"嗯,正是那個唐家。"
"對唐家,小子自是心慕已久,若有機會,自然要去拜訪一下的。"
"呵呵,那好,到時,我讓明達去接你。"
張恪點頭致謝。人朝制械大家,唐家,確實值得去拜訪一下。不知這個能綿延千年的家族,又是怎樣的一番面貌了!
喜歡小族長的奮鬥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小族長的奮鬥【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