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3 頁)
時常氣的老陳王大動肝火,踢翻几案。
隨著宇文博病情逐漸好轉,老陳王的身體卻是每況愈下。
他再想殺了宇文博,已是有心無力,更堵不住悠悠眾口,自是後悔莫及。
宇文博靠著鷹狼毒,使了一招苦肉計,跟著立太子的事落下帷幕,順利達成野心,並且穩固在朝在野的地位。
朝堂上沒人再不敢多言,唯一的瑕疵和例外,是申時乙。
他是如今的御史大夫,而那會兒,他只是太尉的門客之一。
原本申時乙想著隨大流,做那見風使舵的牆頭草,站在太子一派,息事寧人。
現實遠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因為下毒、遠徵的主意,全是出自申時乙的手筆,並且被宇文博查到頭上。
他若成為太子陣營,太子如何能接納,必定殺雞儆猴。
若他繼續跟著太尉,太尉不管是討好太子,還是跟他撇清關係,都會殺人滅口。
算來算去,都是一死。
申時乙經過一番深謀遠慮,一不做二不休,打算破釜沉舟。
乾脆放手一搏,要謀就謀天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申時乙不敢掉以輕心,投宇文博愛才之好,鬥智鬥勇,大展手腳。
果然,申時乙得宇文博欣賞,雖然一直不敢重用,也未動過殺心。
朝堂上,宇文博留下可用之人,肅清了太尉之流,大興商業,選舉能人賢士。
一時,權利達到鼎盛,陳國也迎來文治盛況。
年的光景,老陳王的臭脾氣,在現實中被磨的精光。
並且他已年邁,身體每況愈下,早不復幾年前的精神,再大的火氣,再倔強的心性,在衰老前,都不得不低頭。
夜深人靜,回過頭再看看,他和兄弟鬥,和嬪妃鬥,和大臣鬥,到了晚年,和自己的兒子鬥,結果又得到什麼。
攬鏡自照,不過暮年的身體,衰老褶皺的容顏罷了。
他就是一國之王,又能如何,還不是得服老啊。
這麼些年,他累了,終於發現自己累了。
老陳王獨自安坐王位上,招手招呼近侍上前。
他拍著座下的龍椅,問近侍:&ldo;太子博,可當得起啊?&rdo;
近侍揣摩王意,謹慎恭謹回答道:&ldo;太子卓絕,仍不及王上當年萬一。&rdo;
近侍間接回答了老陳王的問題,又不損他的面子。
近侍圓滑的奉承,已經不能讓今天的老陳王大笑。
他除了搖頭,感嘆自己的衰老,再也沒有多餘的想法。
第二天上朝,老陳王的近侍宣讀聖旨,禪位於太子。願退處寬閒,優遊歲月。
這邊,宇文博順利繼位為陳王,陳國的朝堂迎來暫時的安寧,而另外一邊,楊靜嫻經過千辛萬苦,終於養好了傷。
山賊之亂,讓她修為大損。
而十年之期將近,她得抓緊時間悟道,爭取突破,化形成功,去還宇文博的救命之恩。
悟道切忌急躁,楊靜嫻性子安寧,最是適合不過。
佛家常說,歲末寒九,若無閒事,正是悟道好時機。
楊靜嫻參悟自然之法,天地之道,沉浸在道法中。
前後不過幾月,她在冬日的靜謐裡,參悟了花開花落,達到超然灑脫的心境,成功化形。
那是她第一次,用人類的手指,觸控到白雪,用眼睛,看到雲捲雲舒。
原先,楊靜嫻想化形,無非是為了報恩。
化形後,心境已然大不相同,比起體驗人生的喜怒哀樂,享受生活的安逸,她更喜歡參悟自然道法。
她感嘆,道法奧妙無邊,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