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當然有一些更客觀的評價,甚至還有人對普京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驚訝。正如謝爾蓋·舍林在《新時代》上寫道:“普京所做工作的目錄非常長,你甚至都無法列完那些主要專案。在我國政壇上,弗拉基米爾·普京是一位獨一無二的人物。總統大選後,他果真開始按競選承諾來管理國家。而人民的期望是否實現了呢?可以說,那些很久以前沒有兌現的事情接近實現了。當然,我們講的並不是個別抽取的、可能具有很大隨機性情緒的公民,而是全體俄羅斯人:‘您擁護總統的工作嗎?’似乎,還從來沒有哪一個人獲得過老百姓如此強大的支援。那些認為弗拉基米爾·普京的聲望是建立在車臣戰爭之上的言論,顯然是大錯特錯了。當車臣行動在大多數人心中已經不再最為重要、也不再是熱門話題的時候,總統的聲望甚至還在升高。也許,居民收入、特別是退休金的顯著增加可以說明一切,但這裡絕不僅僅是收入增加的問題。普京恰恰是人們所期待的那個人。”
對於俄羅斯在2000年所取得的成果,很多西方報紙也給予了積極的正面評價,這一點相當大程度地提高了弗拉基米爾·普京的聲望。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對於西方人來說,普京像以前一樣還是一位誠實卻乏味的人物,但是在俄羅斯人那裡他卻是一個頭腦清醒並且具有超凡脫俗魅力的人。3月,當普京擔任代總統3個月之後,他獲得了53%選民的支援。而當年底的民意調查結果卻顯示,對他的支援率已超過70%。如果說他執政一年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家本質的話,那至少是改變了國民的自我感覺。在最近20年裡,這是大多數俄羅斯人第一次為自己的領導人而感到自豪。”
在總結2000年的成就時,弗拉基米爾·普京本人也並非毫無理由地指出,這一年是俄羅斯向良好方向前進的一年,也是俄羅斯經濟實現增長和社會政治保持穩定的一年。這種評價被2000年國家經濟和社會政治生活的現實所證實。
所有自由派經濟學家在1998年8月金融危機之後都曾預言,生產下降以及國家所有問題的尖銳化將會不可避免地發生。特別悲觀的預測來自“過渡時期經濟問題研究所”。該所所長葉戈爾·蓋達爾和副所長阿列克謝·烏柳卡耶夫曾經預測,俄羅斯經濟和金融形勢將會在1999年春天惡化,罷工將大幅增加並進一步出現無政府狀態。他們還信誓旦旦地說,盧布匯率將跌到60盧布兌換1美元的水平。他們同時提醒西方,俄羅斯將無法履行自己償還債務及其利息的義務。
初步總結(2)
他們的這些預言全部都落空了。俄羅斯平靜地度過了1999年的春天,甚至生產還出現了緩慢增長,並且這種增長還非常穩定。這種增長一直持續到年底,儘管政府首腦在此期間曾三度易人。與1998年相比,199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3。2%,工業生產總值同比增加了8。2%,對外貿易實現了接近400億美元的順差,這為俄羅斯按期償還100多億美元的外債創造了前提條件。國內形勢並沒有像一些人頑固預測的那樣出現金融崩潰的糟糕局面。相對於1998年的84。4%,1999年俄羅斯消費市場全年平均通貨膨脹率實際只有36。5%。不過,一年來國內居民整體實際收入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俄羅斯黃金外匯儲備量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1999年1月1日是121.5億美元,而2000年1月7日也不過是125億美元。
對於這些雖然不是很大但卻也稱得上顯著的俄羅斯經濟成就,自由派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們卻感到很痛心。謝爾蓋·帕爾霍緬科聲稱:“我們錯了,並且犯的是一個笨拙的錯誤,這讓人感到十分沮喪。”但是,所有這些專家都步調一致地聲稱,俄羅斯在1999年取得的成就是由各種偶然因素促成的。蓋達爾和烏柳卡耶夫再次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