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5 頁)
確實能分擔一些農場的工作。例如豬喜歡拱 土;它們像推土機似的清潔灌木叢與樹木。如果找到農夫埋在牛墊料中的玉 米,鼻子會發出高興的聲音,而當它們覓食時,正好順便幫稻草與糞便通氣, 創造出肥沃的堆肥。牛吃草則可以改善貧瘠的牧草,增加植物的多樣性,而山 羊可以清除帶刺的樹籬。鵝與火雞在葡萄園漫步,可以踏倒雜草、吃掉害蟲, 糞便也可建立土壤肥沃力,農夫在收集蛋、賣火雞雞胸肉,或為葡萄裝瓶前, 就可先收到這些經濟效益。
肥料、雜草與害蟲控制、改良牧草、把|乳清與久放的甜玉米轉成培根與 蛋,這些都是養動物的優點。即使農夫從不宰殺自家的牛或雞,畢竟吃草與啄 食是它們的本能,不需要指示也不會抱怨,它們就會自動上工。動物甚至可造 福農場的賬冊: 放養牛與雞的農夫省下飼料、肥料,還有看獸醫的錢。 工廠式農業則很糟,完全棄置動物傳統的功能。高度生產一旦成為農業主 要的目標,我們便將動物帶離青翠肥沃的田野,讓它們進入黑暗擁擠的工廠, 用噴了化學藥劑的穀粒餵飽它們。我們接下來將看到,這麼做對動物的健康與 快樂、對環境還有我們吃的肉、家禽肉與蛋的品質,確實不好。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53節:工業養殖的真相(1)
()好看的txt電子書
工業養殖的真相
工廠化農場的概念是,用最低成本讓動物快速增肥好賣掉。為了達到這個 目的,農業被工業方法取代: 廉價(通常是非天然食物)、增肥飲食、抗生 素、類固醇。動物活動的空間愈少愈好;運動會浪費珍貴的飼料能量且很花 錢。不管養牛、豬,還是雞鴨,所有工廠農場的座右銘都一樣: 坐下、閉嘴、 快吃。 ☆ 養牛的真相
溫帶牛種(Bos taurus)的粉絲主張,牛改變世界。“除了極少數的例外, 我們認定的文明化歷史與牛的生命史緊密交織,由牛牽引出的故事、由奶油與 |乳酪滋養的成長。”蒙哥馬利這麼寫。不論是做勞力、擠|乳或食用,牛與人類 共度悠久的歷史。從古代歐洲野牛到亞伯丁安格斯牛(Aberdeen Angus),牛
屬品種已讓它們自己變得有用且成功的繁衍後代。除了極圈和熱帶少數的區域 外,牛屬動物遍佈全世界。
這沒什麼好訝異的,因為養牛很簡單,所需就是草而已。從愛爾蘭、阿根 廷到紐西蘭,一直是以牧草養牛。然而到了五十年代,牧場驟然改變,而這要 怪過剩且廉價的玉米與黃豆。牧場經營者看到牛吃穀粒比吃草體重增加得更 快,而且穀粒四季都有,如今多數的“工業牛”是靠穀粒增肥。
“餵食玉米的牛”比起吃牧草的牛,肉裡有更多油花,這點被促銷成肉質 柔嫩,迅速被當成較優質的肉。吃青草的牛,肉質和去皮雞胸肉一樣瘦,然而 飼育場的牛肉裡脂肪佔體重三成,嚴格說來,這個比例算是肥胖,而這正是飼 育場的目標。為了贏得美國農業部的頂級肉品標籤(USDA Prime),牛肉在第 十二與十三肋骨間,必須有一定量的皮下脂肪。為此,食用牛必須在皮下長出 一層一英寸以上的脂肪。後來,這多餘的脂肪,又應消費者要求被廚師去掉。 但我們為了自己的口味,已讓牛變得太肥。
新的穀粒飼料造成意料不到的後果: 穀粒讓牛的胃變酸。當小牛斷奶後, 開始吃飼粒而不是吃草時,就變得病懨懨的。而牛腸道里有更多的酸,會增加 人類感染大腸桿菌的風險。飼料牛終究比天然牛不營養,天然牛肉裡有較多的 ω3、維生素E及β胡蘿蔔素。 還不只這樣,為了預防疾病且快速增重,工業飼養的牛一律餵食抗生素。 自五十年代以來,用在農場動物身上的抗生素已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