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5 頁)
通常的清理工作,比如普通出版物,首先要確定版本以及版權資訊。一般而言,普通作品的版權期限,是自作品創作釋出時起至作者逝世後五十年。丁齊的工作基本不涉及這個問題,但也要稍加留意,可能有些民國時代的書籍,作者逝世還不到五十年。
對於這樣的書籍,製作電子版文件以及影像資料儲存,並提供內部查詢當然沒問題,但不可以公開向外發布,因為圖書館不是出版社,它能提供的只是借閱與查詢服務。來到圖書館的人,怎麼知道自己想借閱或查詢什麼資料呢,這就需要編制內容簡介和索引。
有一些書籍是沒有入庫價值的,比如原先已有較多數量的館藏,且儲存質量很差。就算是古卷,有時也沒有必要特意製作電子版影像資料。比如這個庫房裡就有很多版本的論語,有清代的也有民國的,大多是翻刻四庫全書的版本,有很多是成套的書卻缺了冊。
這些線裝古書,清理登記完畢之後做為版本儲存就可以,有些書籍本身可能是文物,但其內容到處都有,一般人也用不著上這兒來查。
丁齊戴著手套和口罩,將心理醫生工作之外的時間,幾乎都用在了故紙堆中。戴口罩的原因不僅是為了保護古籍,而且有時氣味確實很不好聞。有些書已經發黴了,開啟時不小心就會破碎,帶著蟲蛀的痕跡與腐爛的氣息,甚至不能用手直接翻頁,而要用竹鑷子夾。
這倒不是因為館藏條件不夠好,圖書館的條件早年可能很簡陋,但這些年已經很講究了,這裡的光源、溫度、溼度都符合規定。有些古卷經歷的年代過於久遠,送來之前就儲存質量不佳或者已經損毀嚴重了。
對於這樣的古籍,其實翻閱一次就等於破壞一次,無論你再小心,細微的新增損毀也是不可逆的。如果有儲存價值,整理的同時就應該用現代裝置將其記錄下來,比如將書頁製作成圖片資料儲存,這是很枯燥且必須細緻耐心的工作。
如果是珍貴文獻,有修復的必要,還要專門登記收藏,由圖書館再行安排修復工作,沒有修復之前最好就不要再去碰了。
丁齊開始這項工作的第二天,葉行就打來了電話,問他有沒有找到東西,語氣很著急。丁齊說他正在找,已經開始清理工作了,並介紹了張錦麟捐贈的珍本古卷情況。
葉行在電話那邊叫道:“只有三百多冊,你花了兩天還沒找著!上櫃子裡翻一下,一會兒工夫不就翻出來了嗎?”
丁齊解釋道:“不是你那麼想當然,沒有登記資料,我得一冊一冊的整理,我的手只要動了,就得把動的古籍整理完。這可不是像在菜市場裡挑菜,可以隨便亂翻,整理每一卷都是需要時間的!”
葉行驚訝道:“你還真去整理古籍了?直接找東西不就行了!”
丁齊很鄭重地答道:“我是申請了整理館藏珍本古卷的工作,才有機會去找你想要的東西。我已經用了速度最快的方式了,首先就是清理張錦麟當年捐贈的珍本古卷,而且就是從看圖冊一類的古籍開始清理的。
沒有開啟之前,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開啟之後就必須完成工作,我是來整理館藏的,不是來破壞古籍的!你說要找的古卷是方外圖志,我沒有發現哪卷古冊的外面寫著方外圖志,你又不知道那東西是什麼樣子的,我只能一卷捲去整理。”
他將葉行噎得沒話說了,葉行也只好鼓勵了他幾句,希望他儘快查詢,然後就掛了電話。丁齊的態度很明確,這是他的工作,就得認真負責,他利用這份工作去找方外圖志,那也得先把工作做好了才行。
在這個前提下,他確實已經用了理論上最快的方式,第一步就直接找張錦麟捐贈的珍本古卷,而且從看上像是圖冊類的古籍開始。他並沒有發現哪本古籍外面寫著方外圖志這幾個字,沒辦法直接下手,也許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