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頁)
可能很多後世的音響發燒友要質疑這個選擇,還有很多歐洲音箱可以使用嘛,像法國的nexo(麗素)、英國martinaudio(瑪田)、德國dynacord(大地)、義大利rcf、西班牙d。a。s等等。另外還有日本的音箱也是不錯的選擇,雅馬哈和東麗都是不錯的。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第一,在九十年代初期。很多歐洲品牌還沒進入中國,即使是想去進口,都找不到廟門。第二,不管是歐洲音箱、還是日本音箱,都比較偏重於回放效果,追求原汁原味,但是動態餘量不足,聲壓級比同級別的美國音箱低很多,這樣的裝置適合放在一些劇院、電影院或者俱樂部裡使用。不適合放在大眾化的歌舞廳裡使用。
道理很簡單,在歌廳裡唱歌的大部分都是沒經過任何訓練的人,還有很多喝得迷迷瞪瞪的主兒。他們嚎起來可不管音箱會不會過載,更不會愛惜什麼裝置,他們就是來找樂兒的。拍打麥克風、突然大聲喊叫、把麥克風扔到地上,這些情況都是經常發生的。
一旦調音師走神、壓限器調整不好或者沒開,那功放和音箱這兩樣東西里,肯定會完蛋一個,一般都是音箱。因為功放有它自身的保護電路,而音箱、尤其是高音單元,基本是一燒一個準兒。現在問題就來了,你是打算讓根本就聽不出來音響好壞的客人。去聽還原度比較高但很脆弱的歐洲音箱呢,還是去聽聲音比較硬且還原度比較低但比較皮實的美國音箱呢?
其實在歌廳這個環境裡,調音師所需要保證的就是讓客人唱歌的時候聲大、混響比例合適、伴奏音樂適中。這就足夠了。趕上有那種樂隊或者半專業人士前來裝比,也沒事兒。只要挑選一對兒歐洲的返送音箱放在臺口上,那他們聽見的基本都是返送音箱的聲音。就算全用美國返送,他們也沒那個耳朵在歌廳這種聲場裡挑出什麼問題來。
音箱雖然是美國的,但是功放和周邊裝置卻都是日本雅馬哈的,就洪濤在上輩子的經驗總結,美國音箱配日本功放,還是不錯的選擇。只要在挑選功放的時候,把型號大一級就可以,美國音箱就和美國車一個德性,比較費油,日本功放也和日本車一樣,算計得太仔細,一旦超過了它的動態範圍,效果立馬直線下降,所以要給它留出足夠的餘量來。
除了大廳,包間裡洪濤選配的全是一水兒的德律風根音箱配建伍功放。這種德國老牌音箱在歐洲是個另類,中高音非常飽滿,而且餘量很大,簡單的說就是皮實耐操。包間裡連調音師都沒有,客人想怎麼毀就怎麼毀,所以配上一個以軟塌塌著稱的建伍功放還是比較安全的。還沒等音箱的高音線圈燒掉呢,功放就先自保護了,典型的小馬拉大車,這也是洪濤在上輩子幹了好幾年專業燈光音響總結出來的經驗。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兩種貨價格便宜,備件也足,隨時壞了隨時都能替換上新的用著,一點不耽誤生意,而且林笛這邊的利潤還高,總體上說就是店家和承包商兩頭都合適。
在這個年代裡,評價一個歌廳的檔次,還不是看小姐好不好,因為有償陪侍也算是剛剛露頭,連起步都算不上呢。也不是包間多豪華氣派,因為大家剛剛有錢,大部分人還是愛坐在大廳裡顯闊,並不願意縮到包間裡去享受,你喝瓶上萬的路易十三大家都看不見,那多沒面子啊。
所以說一個歌廳的好壞,最主要的就是大廳的環境、音響效果,然後才是服務小姐的美醜之類的指標。洪濤在大廳這裡費了不少心思,他把靠牆一圈的沙發卡座的高靠背全都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鋼化玻璃,上面還都刻著造型不同的人體藝術造型,還都是古希臘的那種特別涼快的人物,碰巧也都是女性。
最大膽的是他讓顧洪德在歌廳門口兩邊的牆上也都貼上了兩塊這種大玻璃,照樣是人體藝術刻畫,白天還看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