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醃鹹魚的明代景泰青花仕女罐(第2/2 頁)
發!
苜蓿園大街!
中山門大街!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裡會不會證據?畢竟裡面都是老古董,沒有餐具的時候,老師曾經去南京博物院裡找過鍋碗瓢盆,那些放在玻璃櫃子裡的陶器瓷器,如果能用,老師就全部搬了回來,比如說有一個“明代景泰青花仕女踏青圖罐”,現在就擺在廚房裡用來醃鹹魚,還有一個“洪武釉裡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現在用來放燻肉。
還有一件銀縷玉衣,老師當初也想搬走,說這寶貝放在那兒讓老鼠啃實在可惜,但她又不知道這東西帶回去能幹什麼,只好找了個玻璃櫃把它裝進去,然後立在南京博物院大門口當門神,希望能嚇走闖進去的動物。
這些東西年證明她在2040年麼?
恐怕不行,因為2019年它們也存在。
下一個。
“明故宮。”
不行。
再下一個。
“中山賓館。”
中山賓館?半夏仔細回憶了一下。
哦,原來那一片焦黑的地基是中山賓館。
南京總醫院。
西安門。
毗盧寺。
半夏的眼睛都要看花了,也沒找到能起作用的地方。
究竟什麼樣的地方會儲存有大量證據?
首先得有明確的時間標記,其次要有明確的事件記錄,然後時間和事件還得一一對應,這樣才是有說服力的證據,可以證明她生活在2040年——只有足夠數量的雜誌、年鑑和報刊才能證明半夏所說的是真的。
哪裡有大量雜誌和報刊?書店?不對,書店不會儲存大量多年前的舊報紙,書店裡只有垃圾小說。
半夏的目光沿著地圖上那條土黃色的主幹道緩緩移動,那是中山東路,她很熟悉,半夏經常坐在明故宮門前的臺階上,看著水牛和鹿浩浩蕩蕩地經過中山東路。
“你想不想去看書?多看書對你有好處。”腦子裡又迴響起老師的話,“雜誌報刊什麼的都有,你要是想看我們就去搬一點回來……”
半夏忽然就看到了它,一行小小的黑色仿宋字,它悄悄地躲在繁雜的地圖中,毫不起眼,但半夏知道自己找到了。
總統府。
不,在它下面。
“南京圖書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