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學醫要知經絡(第2/2 頁)
口也比較差一些,而且嗓子還是有點痰。
這是腎之精氣不足的表現。
人先天之本為腎,後天之本為脾。
脾胃本屬一家。
胃為腎之關門。
腎精不足,自然胃口不行。
這次老太太住了這麼長時間的醫院,冰冷的針水打進血管之中,已經極大的損傷了體內的陽氣。
一損心陽。
二損腎陽。
心火不旺,腎火已衰。
所以江雲初開的方子就是壯腎陽的。
以桂附地黃丸為主方。
熟地黃120g、 山茱萸60g、 山藥60g 、澤瀉45g 、茯苓45g、 牡丹皮45g、肉桂15g、炮附子15g
1料。
這裡說一點,桂附地黃丸,就是《金匱要略》裡的崔氏八味丸。
在六味地黃丸中加入,肉桂和炮附子二味藥,溫補腎中陽氣。
六味地黃丸,補腎的同時,能消腎中之痰。
有的人嗓子總是不舒服,有痰,吃了挺多藥,都是治嗓子的,治肺子的,都不管用。
這時候可以考慮六味地黃丸。
因為治肺的,治嗓子的藥,都是消上焦肺裡的痰,並不消腎中之痰。
就像江雲初給白紫薇姥姥開的方子一樣,只是快速消肺中痰堵,其藥性並不能入腎,是無法消腎中之痰的。
所以根據脈象症狀,江雲初回來之後就開了八味地黃丸的方子。
為的就是消腎中之痰。
有很多書,透過臟腑的關係分析腎中之痰是怎麼影響人體的,其實不用那麼複雜。
所謂真傳一句話。
其實就是,足太陰腎經起於湧泉穴結於廉泉穴。
因為腎經他就能影響嗓子喉嚨和肺子,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竇才在其書《扁鵲心書》之中說過這麼一句話: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可見經絡在人體的重要性。
其實這個事情不難理解。
瞭解經絡就好比了解了人體的結構,知道人體是怎麼工作的,怎麼執行的,就如同學西醫要先學解剖一樣。
你治病,你就必須瞭解人的生理。
知道什麼是正常,什麼是非常。
中醫叫以常達變。
你都不瞭解生理,空談一堆中藥的藥理,那有什麼意義,無異於紙上談兵。
但是經絡它不是物質的,包含一部分氣論,這個東西以目前的技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所以學起來比較困難。
但是如果學通了這一方面的東西,你治病救人,不用中藥都可以,你只需要拿自己的手指對著正確的穴位捏幾下按幾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如果你學通了這一方面的知識,那麼你就可以解釋很多疾病,甚至很多現代醫學都介紹不清楚的疾病。
所以學醫要知道經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