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宣武盛世(第2/3 頁)
而來的羅剎新軍。
……
與此同時,北京城也是洶湧澎湃。
宣武三十年,剛過完年,太子就一病不起,纏綿病榻多日。
這也就罷了,宣武皇帝突然也著了風寒,本來健康的身體就忽然倒了。
皇帝和儲君同時生病,且來得極其洶湧,北京城又怎能安生?
乾清宮中,宣武皇帝躺在榻上,閉目休息。
皇后坐在一旁抽泣著,皇太后曾氏則蹙眉:“哭什麼,惹人心煩,不能解決問題?”
“是!”皇后一愣,才緩過來。
曾氏給皇帝掖下衣被,然後又拄著柺杖去東宮。
相較於皇帝,太子則咳嗽的厲害,一盆盆的痰盂,濃厚的藥香,初臨的曾氏也忍不住皺眉:
“太子的病情如何?”
“稟太后,今天算是穩住了,但後續還得看太子……”
“要是太子自己能行,我要你們這群太醫何用?”
曾氏怒斥道。
這段時間以來,她的壓力可是不小。
她瞥向了一旁孝順模樣的太孫,忍不住點點頭。
待回到乾清宮,皇帝已經醒了,他頗想振作一番,但有心無力,看著母親來了,他問道:“母后,太子那邊如何了?”
“老樣子,撐一日是一日!”
曾氏怒道:“你們這對父子,心是真狠。竟然還不及我這個老婆子能活,就眼睜睜的想讓我白髮人送黑髮人?”
“心。也太狠了!”
宣武皇帝苦笑道:“非兒子不孝,實在無能為力呀……”
“罷了!”曾氏到底是經歷過幾十年風雨,整理好心情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你們父子倒了,大明不能倒。”
“母后,你的意思?”
“依哀家的意思,讓太孫監國吧。”
宣武皇帝閉目思慮片刻,就應下來:“太孫年歲不小,監國正合適!”
翌日,太孫監國,北京城瞬間滿城風雨。
誰都沒有料到,皇帝和太子竟然都病得如此嚴重。
及至三月,一場倒春寒到來,太子終於扛不住,咳嗽半天才離去。
待得知太子病逝時,宣武皇帝雖然哀傷但卻又緩了口氣。
太子柔弱,不似人君。
太孫雖是中庸之才,但卻強之太多,算是勉強合格的人選了。
又過了幾日,皇帝也不行了。
在一眾文武勳貴中,宣武皇帝安排了後事,為太孫繼位後掌權鋪路。
而面對自己的老母親,宣武皇帝則述說著自己的不甘:“孩兒以宣武為年號,想著繼承是世祖皇帝的遺志,大展威風,而這天下哪有布武之地?”
言罷,他滿心不甘而去。
太孫繼位後,擬定宣武皇帝廟號為顯宗,改明年為承德元年。
本來嗣皇帝想給自己爺爺上廟號為太宗,但卻被群臣所阻。
且不說成祖皇帝如何,你這讓哲宗皇帝情何以堪呀?
人家第二代沒得太宗,你第三代得了,這不是打臉嗎?
顯宗是漢明帝之號,「功烈光於四海,仁風行於千載」是其子漢章帝追尊他時的讚詞,正好對應了顯字的「顯揚表彰」之義。
在內閣看來,宣武皇帝雖然武功不盛,但卻平穩的承接了紹武之治,開創了宣武盛世,讓大明的仁政武功達到了全盛。
截止宣武三十年,大明有省二十七,四將軍府,兩總督府。
合計府四百八十,縣一千八百二十。
京營二十萬,邊軍二十萬,地方巡防營五十萬,水師五萬,合計九十五萬。
至於人口,更是直接跨越到了三億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