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2 頁)
三統並存,以其中一統為大,很容易理解的是:這一統便是「正統」。正統的意義至關重要,所謂「正統之說立,而後人君之位尊」,這話出自方孝孺的《釋統》,254方孝孺在捍衛正統的問題上可謂知行合一了。對理論追溯淵源,即如何焯說「後世正統之說出於公羊」255——「正統」這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常用詞,其詞源可以追溯到漢代。有案可查的文獻中最早出現的「正統」一詞應該是西漢王褒應宣帝所出的題目而作的《聖主得賢臣頌》,其中有「恭惟《春秋》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256這裡的「正」字是作動詞來用的。《大戴禮記·誥制》有「至正之統」,當是「正統」一詞的初義,說的是曆法上的道理,與《春秋》「王正月」正相呼應。257
語義不斷發展,歷代對「正統」的論述也不在少數,著名者如歐陽修的《正統論》,賦正統論以新意,開篇並置兩大原則,一是「君子大居正」,一是「王者大一統」,然後分別解釋這一正一統:「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統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258由此可見從「大一統」到「大統一」是順理成章的,新的正統論便以此兩大原則為判斷標準,一為是否合乎道德,二為是否統一天下,箇中名實之辨、褒貶之別,引起後來無窮爭議。
歐陽修又有《明正統論》,說「夫所謂正統者,萬世大公之器也」,259正統既然是「萬世大公之器」,就不是隻為一朝一代而設的,這是承自漢人的觀念,即,開國之君所承的那個「統」是天統而非人統,也就是說,三統的真實屬性是神性的而非世俗的,而在神性之下的世俗意義,就是要否定新朝與舊朝之間的傳承關係,並且用改正朔、易服色的手段來割裂傳統。《白虎通·三正》給過一個官方的「正統」解釋:
王者受命必改朔何?明易姓,示不相襲也。明受之於天,不受之於人,所以變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助化也。故《大傳》曰:「王者始起,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也。是以禹舜雖繼太平,猶宜改以應天。王者改作,樂必得天應而後作何?重改制也。《春秋瑞應傳》曰:「敬受瑞應,而王改正朔,易服色。」《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民也。」
《白虎通》在這裡翻來覆去地引經據典,無非是強調這一句「明受之於天,不受之於人」——向大家表明本朝之改朝換代是天意安排的,並非從前朝強奪。這個意思早在孟子那裡就有過苗頭,當初學生萬章向孟子請教堯舜之禪讓,孟子強調堯並不是把天下讓給了舜,而是把舜向天作了推薦,最後是天決定把天下交給了舜。260
這個邏輯後來結合了家天下的觀念,分明在說:每一代王朝都是各不相干的,交接的兩者之間絕對沒有繼承關係。如果這個邏輯在古代當真被人們普遍接受的話,就意味著:一個有著延續性的「中國」的概念,其實是不存在的。秦朝就是秦朝,漢朝就是漢朝,唐朝就是唐朝,每個朝代分別是每個皇室的獨立的私有財產。於是,下一個朝代不會以上一個朝代的版圖作為自己王朝版圖的合理依據。
4.春秋大義之名,何休大義之實:三科九旨
(1)三科九旨之一:新周,故宋,以《春秋》當新王
由此還可以見到公羊學的另一個重要理論:三科九旨。其具體內容已見於董仲舒《春秋繁露》,被何休總結歸納,成為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所謂三科九旨,公羊家認為是《春秋》的核心綱領。三科,顧名思義就是三大科目,九旨,就是每一科目又分三小節,三三得九。
「新周,故宋,以《春秋》當新王」,是謂一科三旨;「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是謂二科六旨;「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是謂三科九旨。
還有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