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當然,幾家歡樂幾家愁,存三統之後,漢王朝倒了大黴,孔子的後裔卻因為這個政策而受益兩千年之久,成為「與天並老」的文章道德聖人家。
再來關注一下那位沒有子嗣的漢成帝:以現代人的觀念來看,他沒有子嗣,或許有什麼生理疾患?但事實並非如此。漢成帝其實是有過兒子的,只是這些兒子既有早夭的,也有被趙飛燕姐妹在後宮偷偷害死的。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府的兩千年傳承,趙氏姐妹當居首功,這大概也算蝴蝶效應吧?
三統說在東漢章帝時代衍生出一個驚人之論:存三統的涵義是「明天下非一家之有,謹敬謙讓之至也」,358很像是一點民主理論的萌芽,但是,說歸說,這並不是對當時政治情況的紀實性描述。
自漢以後,三統、三恪伴隨著五德終始說綿延了很久,但也總是論不清楚。漢代便多次改弦更張,及至唐代自居土德,但有時說是上承隋統,有時說是上承漢統——如果依照後者,就意味著漢唐之間的那些朝代盡被忽略不計,就像漢人忽略掉秦朝一樣。359宋朝也聲稱得國於後周的禪讓,詔令封后周柴氏後人,「以示繼絕之仁,為國三恪,永為定製」。360還有人認為朝鮮這樣的所謂外藩也是近似三恪的身份,是客人而非臣子。361
這道理實行起來,固然很有幾分虛情假意的味道,卻也有其好處。但這個傳統到了明朝初年即告斷絕,李唐和趙宋的皇族後人「數百年天地神人之主,降為編甿」。王夫之曾經為此很是扼腕嘆息,說歷代延續三統之傳統,假歸假,但至少可以使各朝代「前有所承,則後有所授」,可以「正中夏之大緒」,新朝選后妃也有了門當戶對的家族,華夏傳統可以由此而一直延續下去。畢竟華夏王朝與盜賊、夷狄排在一個序列裡總是可恥的事。362
「休言傅粉何平叔,莫見焚香衛少兒」,363這般景象於易代之際總是難免。王夫之其時正當亡天下之痛,感時傷事之情溢於言表,此後雍正朝倒是有續封三恪之舉,頗有幾分反諷意味。364而事情的另一面是:周代開國存三恪也好,存三統也罷,其間道理既沒有王夫之說的那樣進步,也不像漢儒想像的那樣玄妙。周人以宗法立國,極重親屬關係,前代王族與周族之間也確實有著姻親關係,而漢代皇族與前代卻不存在這種關係。王夫之的慨嘆發於黍離之悲,唐宋兩朝的三統實踐發之於對政權合法性的需要,漢人則以自己的時代觀念意圖復古,在有意無意中犯了一個刻舟求劍的錯誤。當理論和事實衝突的時候,讓位的往往是事實。
6.三統和三正的義理與史實
(1)從五德終始到三統迴圈
從《公羊傳·隱公元年》的原文看,似乎只能把「大一統」理解為「重視開始」,現在的問題是:《公羊傳》是解釋《春秋》的,從《春秋》的文字能否推出「重視開始」這個意思,尚在兩可之間,而把「大一統」解讀為「在三統之中推重一統」,就離《公羊傳》的本身就又遠了一步,當然離《春秋》就更遠了。——對一種學說「是什麼」,常常難以判斷,因為各種各樣的解讀往往並存,互相指責對方是修正主義甚至離經叛道,而解讀雖然可以是多樣的,卻不可以是無所不包的,雖然難以從「是什麼」作出判斷,卻可以從它的自我聲稱及其與其他學派的交火中表現出的「不是什麼」來作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將會越來越難於說清儒家思想究竟「是什麼」,只能小心翼翼地去觀察它依然「不是什麼」。
三統說雖然從《春秋》的文字當中難於合乎邏輯地推論出來,但它畢竟並不反對仁,也不反對禮,這就像社會主義學說可以有無數升級版,但不會有一種說法認為社會主義所追求的目標是奴隸社會。
三統說並不淵源於儒家自身。當初周人滅商,周文王接受了天命的委任,是謂「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