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第1/2 頁)
身為大乘境的太祖昭懿皇后蕭明棠給她的家族留下了無比豐沛的蔭庇,但能不能守得住,就要看後世子孫的本事了。
世襲罔替,使得宜崇蕭氏不再需要為皇帝鞍前馬後,就得以延綿家族福澤;擁有千年武道傳承的宜山書院,讓宜崇蕭氏在大胤軍中有著不容小覷的份量;作為大胤開國十六世家之首,宜崇蕭氏的家主在太微城始終佔據一席之地……
這世上沒有白得的好處,帝王恩澤天下蒼生,擁有的倚仗太多,宜崇蕭氏已經不再需要仰賴後世皇帝的恩典,這讓他們天生就與大胤後代的皇帝隱隱對立。
身為永安侯世子,蕭高旻始終都走在皇帝忌憚的邊緣線上,他必須足夠優秀,這樣方有能力護得住家族榮耀,不致於任人拿捏;但他即便身懷大賢能,也不能功崇德鉅,不可八面玲瓏,不宜私交過廣,否則以蕭氏的家底,必引人主猜忌。
大胤沒有異姓王,封到頭就是超品國公,蕭家已是世襲罔替,祖上辭公爵而不受,為的就是給子孫留一線後路。身為人臣,最忌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宜崇蕭氏已經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當手裡討價還價的籌碼太多,多到了可以引起帝王殺心的時候,整個家族的命運就到了頭。
是以幫了就幫了,得罪了慶州的幾個世家,於本就需要獨來獨往的宜崇蕭氏而言,未必全是壞事。至於皇帝因念功而記下的人情,至少在現在,蕭高旻不敢要,就算今日沒有恰巧遇上慎郡王,他也會弄出旁的過錯來抹平這個人情。
「你剛才就直說?」離了雅間,一路走到二樓欄杆,葉書離終於忍不住問了。
「不然呢?」蕭高旻抬眼看他。
「……」葉書離對上蕭高旻的視線,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錯開眼,沒說出什麼反駁的話來。
他們佇立須臾,有天子影衛從樓下上來,三個人側身讓開道,影衛向他們頷首致意後,朝裡去了。
蕭高旻瞥了一眼影衛的背影,他曾聽父親永安侯說過,天子影衛這群人總是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風格,譬如先帝身邊總是冷酷鐵血者居多,久而久之,就給天子影衛留下了「以血止血以殺止殺」的名號。
但到了當今這裡,時常看到的影衛都是謙抑低調,溫和而堅毅的,沒人會去質疑天子影衛的實力,但他們鋒銳如刀的內裡似乎很少展現,以至於就像是蒙了一層紗,影影綽綽探不分明。
這一點,很像當今的皇帝。
包括永安侯在內,直到今日,很多人都還是摸不清這位宣熙帝的真實脾性。皇帝在大多數時候都是溫和剋制的,他很少發脾氣,不會隨意苛責臣子,就算是動怒,也是不形於色。
但是御前奏對,被皇帝輕飄飄一個眼神嚇到伏地顫抖的人太多了。
沒人敢忘記宣熙六年的夏日雨夜,終日沉默的少年天子一朝出手,一夕間就讓太后六年籌謀淪為笑談。沒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開始佈局的,甚至太后長子齊王至死都想不通,那個看上去幾乎已經被架空了的皇帝,到底是憑藉何種手腕,才能從太后與齊王的裡外合圍中廝殺而出的。
好像只是彈指間就改了天地,第二天大朝會,眾臣俯首,宣政殿的丹陛上再不見鳳座珠簾,只剩下了唯一的一把龍椅。
其後兩年,皇帝掌權,但他的脾性似乎與太后臨朝稱制時沒什麼變化,可正因如此,許多人在面對他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會生出十二萬分的提心弔膽,戰戰兢兢。
未知才最可怕,無論是皇帝的脾性也好,還是他的容忍限度也罷,誰都試探不起。
蕭高旻不敢賭,宜崇蕭氏勢力雄厚,但卻不像北境顧氏,有著皇帝母族的親屬優勢。至今只兩年,他尚且不知道皇帝的溫和寬容到底只是表象,還是他真的可以對親族以外的世家一樣用人不疑,功高不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