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第1/2 頁)
等援軍與民夫一到,命民夫穿上諸侯軍裝,站上城頭,讓突厥人以為我大周同仇敵愾,一起抵禦外敵,可使突厥人喪失鬥志。
另外務必分兵駐守長城,我讓靳起要了三十萬民夫,取十萬民夫穿上軍裝,再分一半援兵,與十萬民夫一起分於長城各處。
我料定箭矢也會在不日到達,多給長城守兵箭矢,一旦突厥人偷襲,無需節省,務必做到箭如雨下。
務必讓突厥人以為西周兵強馬壯,長城就是鐵板一塊。
等突厥人遍尋長城之際,正是突厥人鬥志盡失之時,到時你再拆開第二個錦囊。
煙雨敬上。
援兵到了
收到煙雨妙計的周源,立即將錦囊給姜文姜武看。
此刻函谷關已經是強弩之末,從上至下無一陷入絕望,周源給二人看這錦囊正是給姜文姜武打氣用的。
姜文姜武看完,大呼煙雨此計堪稱絕妙。
吃驚過後,姜文忽然對周源問道:&ldo;王子殿下,莫非那幾個計策也是宋元帥的主意麼?&rdo;
&ldo;司馬猜的不錯,正是煙雨的主意。&rdo;
&ldo;難怪殿下妙計層出不窮,就是我等也甚是嘆服,原來背後有高人相助。&rdo;
&ldo;司馬可知這宋煙雨為何肯幫助我?&rdo;
當下週源將自己如何給煙雨端茶送水充當下人和兩人說了一遍,姜文和姜武臉上立刻顯現出尷尬的神色。
在二人看來,周源這做法無異於視周禮於無物。
周源則是藉此機會說了句:&ldo;周禮固然重要,但能讓我大周興盛的並非周禮。姜太公當初並非王族,武王為了讓太公得以輔佐自己,不還是破例封太公為王了麼?由此可見武王由有變通,為何我後背之人不知變通?我大周如今日漸衰落,和世人僅尊周禮,不知變通脫不開幹係。&rdo;
兄弟二人聽完,皆陷入沉思,周源說的確實是實情,讓二人就是想反駁,也找不出藉口來。
第二天陳風的二十萬御林軍也到了,隨同的還有三十萬民夫。
周源按照煙雨的吩咐,將御林軍分兵十萬駐守長城,分十萬民夫隨御林軍而去。
另外二十萬民夫,周源照舊分成二十四份,每份一萬人,穿七國軍裝,每半個時辰派上守城。
剩下的六萬人,周源則用以援兵,現在對周源來說,民夫也是守城的力量。
十萬御林軍剛好夠周源補充不足之用,一點都沒有留下做援兵。
第二天一早,粘布林照常巡視攻城部隊之時,正好看見身穿七國軍裝的民夫,當下大吃一驚,急忙上告磨牙羅。
磨牙羅聽到此訊息也是大吃一驚,急忙召集所有的部落首領開會,討論的就是西周援兵之事。
西周名義上的疆域有多大,突厥人是知道的,也知道名義上的周就是個龐然大物,自己惹不起。
突厥人之所以敢對西周用兵,就是因為西周諸侯聽調不聽宣,打得就是西周內部不和的主意。
如今各路諸侯皆來援助,如何能讓突厥人不驚?磨牙羅又如何能夠像以前一樣泰然處之?
就在各方爭論不休之際,藍布羅上報,說是西周防偽能力突然報表,箭矢就好像是不花錢一樣,鋪天蓋地的,損失是往常的幾倍。
原來御林軍自帶了不少箭矢,周源也是效仿煙雨將箭矢分給長城各處一半,然後將剩餘的箭矢一股腦的送上城頭。
既然要裝作七國來援的樣子,這箭矢自然不能吝嗇。
這又是個爆炸性的訊息,讓突厥人猶如跳入冰水一般,冷得不能再冷了。
這一次不用齊克太說話,諸多小首領紛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