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鄰居同事的閒談(第2/2 頁)
我和卓瑪寫的調研材料,當場問了我們名字,然後又跟咱們局裡領導說了吧。”
於萍又說:“我給他說了,安吉說您給她寄了賀年明信片,可把我們羨慕壞了!局長還問你是不是愛寫文章?我說是的,人家是我們單位有名的才女呢。張局長說他看過你寫的很多文章,發表在咱們內部網站上的。不知道你還在哪裡發表過?”
大家一聽議論紛紛,提議安吉:“你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調到省城去!你現在無牽無掛的,正好走掉!”
安吉嘴上說著:“調省城?這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心下卻蠢蠢欲動,“也許真的可以呢,不過要花點代價!”
於萍又說:“張局長據說時當兵的出身,從部隊領導崗位上下來到地方,為人正直廉潔,應該可以幫忙的!”
安吉若有所思地沉默了,心下決定利用國慶節的機會去省城找找這位局長。
她已經很久不寫詩了,也不曾以詩人自居,但是她內心深處還是覺得自己有寫詩的天賦,不過在多年粗糙的生活中,生活的風沙暫時埋沒了她的才華而已,只要略加打理,她還是可以重現光輝的。她的認知裡,詩歌創作的來源和靈感要麼來自極端的痛苦或者突然的幸福,可這兩樣,跟她現在的生活都是兩離的。經歷過這麼多遭遇的她,心裡早就沒有了幸福的概念,同時,對於生活中的各種磨難,她也沒有了敏銳的痛感,也許是習慣了,或者是麻木了。很多事情只有讓她憤怒和憎恨,而不是痛苦,也許是沒有了愛的感知的緣故。
曾經的愛人早就離去,那些痛楚或者幸福都已經變成牆上的蚊子血,而真實擁有的愛人,早就成了剩在碗底的米飯粒,不香不甜,也不足以飽腹,甚至現在已經成了該倒掉的垃圾!尤其像吳剛那樣沒有自尊和識別能力的人,他們很多年以來過的不過是一種靈肉分離的生活,只有義務沒有權利,只有洩慾的需要沒有感情的交流,安吉早就看透了他的本質,早就不對他報以希望,現在離婚了,只是她心有不甘,不甘於自己曾經的愛和希望給了這樣一個人,自己含辛茹苦生育的兒子,遭遇了這樣一個沒用的父親,害了自己也害了兒子,可是不要又不行。
中午的時候,兒子回家問:“老師讓我們填個表,調查誰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我要不要填?”
安吉卻堅決的讓他否認,不去管兒子的爭辯:“可是你們真的已經離婚了啊!”
安吉不是好面子,而是處於對人性的正視,她告訴兒子:“不要聽信老師的許諾,人性都是冷漠的,並不會因為你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就對你多加照顧,反倒會對你另眼相看!再說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但是我們會因為你照樣聯絡,跟過去沒有區別。所以你填不填都是一樣的,不填的話,別人就不會知道。”
安吉覺得自己很虛偽,但是想到兒子在吳剛懷裡的依偎和安逸,不能不感嘆親緣關係對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父子之間的那種親密無間是任何力量和關係都無法取代的,她是真的不想兒子失去父愛,雖然這父愛的質量有了吳剛的背叛而打了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