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晚唐浮生 起點 > 第三十二章 船

第三十二章 船(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我於幕後斬天道如果蠢貨穿越成警探雙生伴生獸靈霄逆世:從廢材到巔峰荒中游仙傳爆笑玄幻:我靠遭雷劈成神!藤俠歡迎來到獸魂世界幻想:領主之路青冥問道他從禁地來,揮袖寫長生我竟是聖主,我什麼也不缺了八荒御龍錄我穿越到修仙界搞科研靈途逆戰:狼少的修仙傳奇鬥魂戰記機關術之穿越異世穿越撿漏,一路撿成人上人混沌仙魔紀逝道

新泉軍城在會寧關以西二十里,國朝設定的目的便是為了保護航運。

當然這都是天寶年間的往事了。自安史之亂以來,河隴諸州次第丟失,靈州成了前線,這段航運早已廢棄,如今六城水運使衙門根本沒多少船,航運的也是靈州,而不是會寧關,非常可惜。

從會寧關逆流而上三百八十里便是蘭州,邵大帥重置新泉軍,此乃何意?從會寧關往上,可不好行船啊,水勢湍急,淺灘眾多,天寶年間漕船航行多有損毀,現在也不知道能不能行船,畢竟自己知道的都是在船工之間口口相傳幾代人的訊息,未必準確。

眾人很快吃完了充滿党項風格的早餐,然後收拾東西上路,直到正午時分抵達了一片森林。

“馬工頭,此皆松木?”張隊頭帶著人走進了樹林,問道。

“多為松木。”馬萬鵬肯定地答道。

此林在懷遠縣以西,密密麻麻,一直延伸到遠處的賀蘭山上。

此時風吹林響,松濤陣陣。馬萬鵬仔仔細細地看著每一顆樹木,彷彿在看自己的娘子,眼神熾熱,都是可以造船的大木啊,得生長了多少年?全給我砍光了,全去造船!

張隊頭看到的則是另外一幅場景:賀蘭山南北縱橫數百里,為靈州與西邊大漠草原的天然分界線,然山谷眾多,蹊徑可馳入者數十處,若無這些密林擋著,虜軍從西面寇境,防不勝防。大帥之前下令禁止樵採賀蘭山林木是對的,此林不能採!

“張隊頭!”馬萬鵬溫柔地撫摸著一棵松樹,道:“此龍骨木也,可造大船。”

“馬工頭!”張隊正痛心地撫摸著一棵松樹,道:“此松將軍也,可保平安。”

“然幕府有令,可伐大木造船。”馬萬鵬說道。

“勿要多伐,靈州船坊內不是有現成陰乾船材麼?李使君亦從蕃人口中得知,會州大木更好。”張隊正說道。

李劭是朔方節度使,但在私下場合,很多人還是稱呼李使君,把他當靈州刺史來看待,而不是一鎮節帥。

李劭確實從蕃人口中得知,會州一帶的木材質地更加優良,尤其是蕃人喚為“雪山”者,地近大河,砍完稍稍處理便可編木筏順流而下,直至回樂、懷遠這兩個有船坊的地方,沿途有木材需求的城市當然也可以採購,非常方便。

而且這些編好的木筏順流而下時,還可以順道運一趟商品,進一步壓縮成本。

這種方法還可以推廣到更上游河段。此時的河隴之地,森林茂密的程度,與後世不可同日而語。清朝那會,經歷了上千年的砍伐及戰爭摧殘,河套地區的森林大面積消失,甚至就連陝西、山西、河南等省的木材都不是很充足,以至於要從甘肅、青海等地採購。

當時的方法便是從甘肅、青海大肆砍伐森林,編成木筏後順流而下,至北方各省。這些木筏同樣承擔著運輸任務,清末民初,透過木筏、羊皮筏子運出的青海糧食每年約一千萬斤,在蘭州被稱為“西河糧”、“樂都小麥”。

當然這些地方亂砍濫伐的後果也很明顯。北宋開始進入冷期,一直持續到清末才開始回升。這段時期內,天氣變冷,降水變少,森林一旦消失,再恢復可就難了。

“會州……”馬萬鵬又一次從別人那裡聽到了這兩個字。

他現在有點猜到大帥的思路了。對定難軍來說,會州確實是一個十分要害的地方,會寧關有船渡,西南直趨蘭州,南可下岷州,東接原州,西北可至涼州,真的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方,皆有大驛道相連,還有河運便利——即便通不了大型漕船,小船、木筏當沒問題。

當然馬萬鵬並不知道,邵大帥還對會州西南、蘭州東北的一地十分感興趣,後世全國唯一一座以貴金屬命名的城市。漢代便在此採鐵,此後一直沉寂到明朝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重生之狼崽子紅樓:開局被流放,我要造反道長,我香不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