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3 頁)
周全生活的村子名叫兩姓村,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這座村莊裡面的人家,大部分都是兩個姓氏的。
就如同村名一樣,村子裡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陳姓和寶姓的人家。
以村中心的那條小溪為界,東邊生活在地勢較高坡地位置上的基本都是陳姓人家,西邊生活在土地平整位置上的則都是寶姓的人家。
小溪西側的寶姓都是蒙古族,據說祖上在旗,有族譜有家廟。
按照寶家族譜的記載,這一支的寶姓是成吉思汗二弟哈撒爾的後代,屬於&ldo;黃金家族&rdo;的孛兒只斤氏後裔,最開始居住在現今內蒙古,清初的時候遷居到此。
而小溪東側的陳姓則是民國時期闖關東過來的關內漢族,因為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流離失所,陳家家堂內編修的那本家譜對於遷徙之前的事情所記載的並不多,只是提到這一枝的陳姓應該是從山東那邊遷徙過來的。
據說在建國之前,兩姓村以村中的那條小河為界,是兩個村子,分別是寶家村和陳家村。
後來因為土地水源等等問題,二個村子合二為一,成為了現在的兩姓村。
周全的家修建在小溪的西側,歸屬的卻是河東的陳姓。
周全的爺爺當年逃荒到這邊,娶了陳家村末支家的大女兒,也就是周全的奶奶,從此在這邊落地生根養兒育女。
家堂就是村中人家供奉和祭祀祖宗牌位和家譜的地方,家廟的功能和家堂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兩姓村的人家為了分辨寶家與陳家,所以對兩家的祖廟做了特別的區分。
如果按照古時的規矩,如同周全爺爺這樣因為娶了本家的女兒而留在村子裡的老人去世之後是沒有資格在陳家的家堂裡面供奉牌位的,因為不論是周全的爺爺還是他的後代都不姓陳。
除非和大表舅家的小姨奶那樣招了上門女婿,否則異姓的男性死後想要進入別人家的家堂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陳家的人感念周全爺爺當年無私的對陳家人的幫助,所以很早之前就說過,周全爺爺的這一支族系,只要願意就可以進入陳家的家堂裡接受香火供奉。
在周全這一代人看來,什麼香火供奉的,人死如燈滅,那都只是後輩們用來尋求心裡安慰的一種儀式而已。
但是對周全爺爺那一輩的老人們來說,這真的是一種代表認可與歸宿的榮耀。
在家堂裡面給爺爺奶奶,老爹老媽上過香,嘀嘀咕咕的唸叨了一陣子之後,周全心滿意足的從裡面走出來。
回家的路上,快過橋的時候周全碰上兩姓村現在的村長,文禮哥家的大表舅。
兩個人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先認出了周全的大表舅就高聲的對他說道:&ldo;阿全,正好遇到你了,不然我還得到你家去找你。你小姨奶知道你回來了,特意抓了只老母雞給你燉了,走,到我們家吃飯去。&rdo;
被力氣很大的表舅抓著走的周全眯著微微近視的雙眼,隨著對方的力道快走了幾步之後突然想起什麼說道:&ldo;大表舅,等一等,我先回家取些東西。&rdo;
&ldo;哦,那你快一些,家裡的蘑菇燉雞馬上就出鍋,那道菜趁熱最好吃。&rdo;
&ldo;嗯嗯,知道了知道了,你們肯定還會給我留著雞腿的。&rdo;
&ldo;哈哈哈,你小子從小就愛吃,長大了也還是沒變,放心雞腿肯定還是你的,兩條都是。&rdo;
匆匆趕路的周全回到家中,快速的將自己的行李開啟,從裡面翻出茯苓夾餅和好幾條中南海香菸。
這些是周全特意從帝都揹回來的當地特產,帶回村裡給鄉親們嘗一嘗的。
茯苓夾餅一會都給帶過去,小姨奶愛吃這種軟軟糯糯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