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胡因夢 世界就在你心中(9)
現在請大家睜開眼睛,這個狀態把心裡所有的活動放下來,大家把注意力拉回到身體,這時候我想問問在座的各位,你們觀察到了什麼。(聽眾:是一個非常廣闊的一個空間,但是沒有色彩。)聽覺和所有的感受,我引領你感受的部分都很清楚,對不對?(聽眾:聽覺感受更敏銳,一些很細微的聲音,平時不會注意的都聽到了。)太好了,當我們的心意識活動完全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的知覺就開始變得極為敏銳,我們的聽覺,甚至我們開啟眼睛,這個空間裡面發生了什麼變化都非常清楚。這個在佛、道的思想,或者西方超個人心理學,稱這個覺察的狀態叫做我們的本覺,人人與生俱來原始的覺察能力。這個本覺現在很多科學家在探索,這個本覺是全人類最精良的工具,這個工具的精良度遠超過腦子裡的思想,就是一種直觀能力。我們常常講說洞察、洞悉,或者是直觀、知覺,這個才是人類具備最精良的工具。但是相反的,當我們心中思想非常多的時候,每一個念頭跟念頭沒有空檔出現過,腦子永遠在忙碌地想一些東西,有的是理性思考,有的是非理性的妄念,就是心被念頭和意識活動添滿的時候,我們的本覺,直觀力和洞悉力就不見了,我們就會被思想裡面的內涵牽著鼻子走,我一定會落到意識活動的範圍裡面去。如果我們把意識活動揭開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意識活動裡面的思想就是四分五裂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四分五裂的,我們接受的教育,歷史就是歷史,古文是古文,英文是英文,歷史是歷史,數學是數學,它是四分五裂的,每一門學問和知識,也包括了媒體每天接觸到的訊息,基本上都是從某一個主體它觀察到的世界所發展出來的某一種觀點、論點和理論,所以就是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的觀點,那些奠定我們教育基礎的這些人,他們事實上也是延伸著過去承襲下來的觀點變成了我們現在的基礎,這裡面所有的內涵都不是統和的,都不是完整的,而是四分五裂的。它在我們的腦神經裡面變成四分五裂的區塊,當我們用我們腦子面對生命某些挑戰,比如說工作上的挑戰,或者是人際關係的挑戰,當我們面對這些挑戰的時候,我們就會調動軟體裡面某一個區塊的記憶,我們統稱為知識的記憶,我們從這個記憶產生的一些回憶反映,然後一些聯想跟理性邏輯的思考,然後我們用這些東西來面對世界,當我們用這些東西面對世界的時候,其實我們統合的感官並沒有同時在運作。實際上我們在做商業上的管理工作,或者是企業上工作的時候,其實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發展出直觀力,一個真正好的上層的主管者,一定要在它的工作職場的環境裡面,所有跟他面對工作的同仁們,他要直觀這些人當下全然的狀態是什麼,還包括工作整個的內涵是什麼,還有人與人之間共處交際的狀態是什麼,他要做到這種程度,可以立刻捕捉到當下的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的精微的訊息是什麼,他才能用這種很快速的直觀和智慧產生迅速的反映和原判能力。這個比調動四分五裂的知識然後面對世界的工具要精良太多了。我們現在就有很多西方的觀點認為,做領導的人要追尋著符合於自然的領導之道,所以就會出版一些書,這些書都是要幫助我們發展出比頭腦的活動還要精良的直觀力。這其實就是心靈的訓練,或者是佛道修行的訓練。其實佛道修行的訓練不只是要讓直觀力和生命深層本覺的智慧可以發展出來,同時也要透過這個智慧的發展,能夠隨時隨地解決生命每一個當下的繁忙。因為我們在工作的職場,回到家跟任何一個合作伙伴互動的過程當中,人生在世不管把這個題目弄的多大,現在人類最善於發明出來的一套詮釋系統,或者是這種統稱為概念的系統,其實都在把事情複雜化跟虛構化,因為我們把一個很簡單的現象,很根本的現象,都要給它很多的詮釋,這些詮釋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