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銷路(第3/4 頁)
全國很多地方每年都種。
各地菸草質量,因氣候、土壤等條件和其他因素影響,菸葉的口感都不一樣。
當然,還有種植品種不同的原因。
徐慶這些年,從沒把的經濟煙到大前門,牡丹煙,再到中華等。
各種價格的煙,幾乎都抽過。
但紙卷的旱菸抽的少,也就這兩年時常下鄉,所以多一點。
下鄉期間,買成品煙不方便,農村抽菸的人,多隨身攜帶菸袋,上年紀的還腰間天天彆著旱菸杆。
徐慶跟農民打交道多了,對菸草漸漸有了深入瞭解。
老孫頭抽的菸絲是託人從山東買的。
據說民國時期,山東‘綹子煙’就最為出名。
二麻子前幾日說,他為老孫頭要一斤菸絲,老孫頭摳搜的竟不捨得給。
徐慶便今兒要了一根,想好好嚐嚐。
只不過,一根抽罷,沒察覺出跟其他煙有啥太大區別。
倒是味兒醇和,也香些,勁兒不小,挺大。
徐慶抽完,與老孫頭隨意聊了聊,便邁步出廠,上糧站庫房那邊轉悠了一圈。
糧站庫房,老吳帶著工人在加工糧食,一袋袋麥子,經過巨大機器的研磨,變成白淨滑膩的白麵。
這邊徐慶不用太操心,糧站庫房建的早,執行的也早。早步入了正軌。
眼下,徐慶也就每天過來巡視巡視,防備有工人偷偷抽菸。
畢竟加工糧食,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發生爆炸。
不出事還好,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
好在徐慶每個月都會給老吳和其他工人開會,強調安全隱患,所以,糧站庫房自從加工糧食至今,還沒出現過重大事故。
中午,徐慶吃過午飯,在辦公室休憩到下午兩點,睡醒洗了把臉,就離開肉聯廠,騎著腳踏車回到城裡,朝紅星軋鋼廠之前沒商談供應豬肉的幾個分廠過去。
雖然徐慶去年開辦肉聯廠後,除了三成和五廠外,其餘幾個分廠都沒提過供應豬肉,但剩餘的那幾個分廠食堂的糧食,可都是他糧站庫房供給的。
因此,徐慶去幾個分廠沒一盞茶的功夫,就把豬肉供應的事宜敲定。
徐慶從最後去的紅星軋鋼第六分廠出來時,天氣已臨近晚上。
暮色沉沉,夕陽殘照,氣溫漸漸變涼。
徐慶低頭看了一眼左手腕處的雷達表,見下午五點多鐘了。
就沒回郊外肉聯廠,而是直徑沿熱鬧大街,朝自家住的大院回去。
大街上做生意的人是日漸增多,幫人拉貨蹬三輪的‘板爺’,也比去年要多不少。
行人的衣服顏色更是一年比一年哨。
剛改開時滿大街幾乎還都是穿顏色單調的綠軍裝或灰色,藍色衣服。
但現如今,各種顏色的衣服,讓人看的是眼繚亂。
就是樣式不算多,面料也多是的確良和咔嘰布等老幾樣。
但總歸跟改開之前相比,顏色上是豐富不少。
徐慶避開前面蹬三輪車給人拉活掙錢的青年人,快速騎著腳踏車從旁邊駛過。
以往在街上廝混的混子,還是吊兒郎當模樣,到處閒逛,徐慶打眼一瞧,就知道迎面駛過三個騎自行的青年,全是遊手好閒的主兒。
改開後,在國家對經濟發展的大力鼓舞下,混子們漸漸少了,有還是有,可沒改開前多。
曾經的混子多數是因為出身成分不好,找不到正經工作,沒單位肯接受,只能一條天到晚瞎混。
但時隔多年,時代變了,成分不再是問題,只要勤快,不進單位上班,自己做點小買賣,國家又允許,能掙下錢養活自己。
徐慶騎著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