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第1/2 頁)
「人生儘是巧合。」晏淮左感嘆一句。
「是啊,英雄的人生為什麼如此波瀾壯闊,傳奇色彩也少不了這些巧合。王翦或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項燕的死,也讓項羽一夜之間從王貴流落至難民,讓楚國最後的希望破滅,血海深仇,為什麼亡秦必楚,這就是了,也只有項羽才能在那個時候扛起滅秦的重擔。誰能想到呢,幾十年之後,相似的情景再現,只不過破釜沉舟,終究還是項羽贏了一籌,報了當年的血恨。」
「後來都知道了,秦二世亡,秦朝滅,分封諸侯國,自立西楚霸王。而後的故事呢?楚漢相爭,項羽是想效仿諸侯國的古制,而劉邦卻是看到了秦中央集權制的歷史大勢,從一開始項羽就已經在奔向失敗的一途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後世人再去看,如何論英雄呢?自這之後,就有了成敗論英雄的千年論題。」
「彭城大戰,弱勝強。怎麼勝的呢,滅秦後,項羽和劉邦終究走了陌路,設鴻門,還是沒殺了他,可能是不屑吧,一定要堂堂正正的贏?誰知道呢?總之他日劉邦勢起,而項羽的霸氣之下又或多或少的有些剛愎,日漸式微。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暗度陳倉,破了韓王昌,為被項羽密殺的義帝發喪,公開與之決戰,趁項羽攻齊之際,趁虛而入,一舉打下彭城。」
「而項羽呢?臨危不亂,讓諸將士按照原計劃攻齊,自己率領三萬精銳騎兵晝伏夜出,突擊漢軍背側,至翌日中午,五十六萬聯軍分崩離析,最後十萬殘兵逃到睢水,被大水斷了退路,被項羽率軍追殺,史書裡寫『睢水為之不流。』何其慘烈的景象,項羽又是何其英勇果敢,這就是兵書上經典的下克上,弱勝強的例子,彭城之戰。」
「英雄人物。」晏淮左總結,杜牧之點了點頭,和他一起踏入了雄風殿。「這裡原先是臺頭寺舊址,後來被改叫雄風殿建在這裡。」
殿裡陳列著戰國箭矢,盔甲,器具,都被歲月催青了痕跡,其上點點鋒芒卻隱隱映著鮮血。
「楚河漢界。劉邦使技逼走項羽亞父范增,項羽失去了最重要的謀士如同猛虎失去了爪牙,雖然天縱軍才,但劉邦何嘗不是帝王韜略,終究東徵西戰疲於應對,楚漢在鴻溝訂立盟約,東歸楚西歸漢,楚河漢界。所以你瞧瞧,光是項羽一個人就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史產生了多麼深遠的影響,鴻溝的現代意義也是引自這裡。」
「這裡是戲馬臺,見證著項羽最輝煌的一段日子。」步入正殿,殿中是一副雕作,分三重,裡外展示了項羽人生的三個階段,起兵滅秦,戲馬臺演武,霸王別姬。
「彭越、韓信和劉邦圍攻項羽,圍困垓下。長夜將近,江邊風聲陣陣,一併想起的,是聲聲楚歌。四面楚歌聲中,散盡了楚軍的意氣,項羽終究迴天乏術,垓下一歌,唱盡了他的不甘與無奈。虞姬和歌拔出項王的劍起舞,舞盡了情,揮劍自刎,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多麼悽美。那部電影我覺得拍的還是不盡我意,也是,早已無處追尋霸王的蹤跡,只能透過想像才能窺探。氣蓋世,奈若何,兩相對比,只剩唏噓。而最讓我意外的卻是虞姬,霸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怎麼能是賤妾呢?不愧是霸王的女人,她的氣節她的志氣,是後來多少男兒都比不了的。四面楚歌聲,這又是另一個成語,四面楚歌。」
「愛人自盡於身前,也是為了斷他最後的念想,殊死一搏,博一個東山再起。」晏淮左看著那副霸王摟著虞姬的油畫,喃喃自語。
「是啊。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亦足王矣。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烏江亭長臨危前來接應,短短一語道盡了情勢,四面楚歌聲只是劉邦的計策,楚國還沒有亡,他們的家還在,真就像杜牧說的,捲土重來未可知。」
「他不會走的。」晏淮左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