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先主之禍,實乃我等之罪也!”
劉備見狀,擠出眼淚,相陪而哭。
張飛道:“當時若容我殺了此賊,免有今日之事。”
關羽道:“事已至此,我等當齊心戮力,共討董賊。”
陽雄止住哭啼,說道:“雲長此話不錯。不過少帝已逝,董卓另立陳留王為帝。玄德,他日我等若破關驅賊,當如何對待?”
劉備沉吟道:“獻帝雖為董卓所立,卻實是先帝之子,少帝之弟,若我等破關驅賊,仍應尊其為天子。”
陽雄道:“玄德所說不錯。不過獻帝畢竟為董太后所生,董太后與董卓乃同族,而獻帝此時年幼,天下又正值動盪之時。我以為,獻帝絕難自立。我所擔憂者,我等驅狼,又有虎踞。”
劉備道:“那陽公的意思是?”
陽雄道:“我聽說你乃是中山晉王之後,仁義之名遠播天下,弘毅寬厚,平原治下,無不稱頌。”
劉備聽得陽雄如此稱讚,心中自得,但臉上卻顯出謙遜之色。
而關羽與張飛,聽得連連點頭,均想:“這陽雄實乃大大的好人也!”
只聽陽雄繼續說道:“我之所以先一步將你請來,乃是要讓你做我們這一支軍隊之主。待破關驅賊,由你作為攝政王,輔佐幼帝,復興漢室!”
劉備心中狂震,但見陽雄神色誠摯,陳宮臉上卻露出不豫之色。只聽張飛說道:“這敢情好!”
劉備怒道:“休要胡說!”然後起身離座,對陽雄拜下,說道:“備何德何能,能得公如此看重?能在公麾下做一小吏,為國出力,備已足矣!”
陽雄道:“玄德休要推讓,我實乃一片摯誠。能扶漢室者,非你不能也!”
陳宮不知陽雄心中真實想法,只道陽雄大仁大義,要將基業拱手讓人,不由得臉黑如鍋底。
劉備一再推讓。陽雄正色道:“難道玄德信不過我?還是不願為天下出力?”
劉備當然很想做一軍之主,但卻知道那相當不現實,再次婉言謝絕。
陽雄道:“玄德,若你信不過我,我可以與你結為兄弟,發下誓言,共扶漢室,以匡天下!如何?”
劉備大喜,當即應允。兩人敘了年紀,自是陽雄年長兩歲,成了大哥,劉備成了二弟。
劉備說起自己與關張二人結義之情,陽雄爽朗大笑,提議與關張二人一起結拜。
關羽張飛自無異議,欣然答應。
自此,陽雄成了大哥,劉備老二,關羽老三,張飛老四。
劉備心中想的,乃是陽雄之前的提議,以後完全使得。
結拜完畢,陽雄當即封關張為校尉,各領一隊軍士,關張二人自是大喜。
其他各路諸侯接到檄文,皆起兵相應。袁術、韓馥、孔伷、劉岱、王匡、張邈、喬瑁、袁遺、鮑信、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公孫瓚、張楊、孫堅、袁紹共十七路軍馬,齊往洛陽而來。
劉備以大哥陽雄之名,一盡地主之宜,接待諸侯。他與公孫攢乃是同門師兄弟,都是盧植的學生,當然向其說起陽雄之仁義。又向陶謙、孔融等仁義之人,宣揚大哥為人。是以陽雄仁義之名在眾軍之中開始萌芽。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算上陽雄自己的三萬(有一萬前去埋伏),共計大軍三十餘萬。各自安營下寨,連線百餘里。
陽雄宰牛殺馬,大會諸軍,商議進兵之策。
陽雄取出假遺詔,傳閱諸侯,將自己如何屈身事董卓,如何潛入宮中,密見少帝,得此詔書;後少帝被害,自己又如何行刺董卓,事敗之後逃出洛陽,發出檄文等等事情一一說出。
眾諸侯都道陽雄忠義勇絕,齊聲稱讚。
太守王匡道:“今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