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第1/2 頁)
滿族人給兒童用動物名或動物某部位名命名,如清太祖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意為「野豬皮」,努爾哈赤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大兒子長成人後,能象森林中的野豬一樣勇猛無敵,象野豬皮(厚,堅韌)一樣堅韌不拔,耐穿耐磨。
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意是「小野豬」,另一弟弟雅爾哈齊,其意是「豹皮」。
努爾哈赤之子多爾袞,意思是「獾子」,孫子杜度,意思是「山鳩」。努爾哈赤孫子福臨皇帝的長子名牛鈕,意思是「眼珠」。清初正黃旗人舒穆祿氏楞格里,意思是「碩鼠」。
這些為新生兒取名的方式代表了女真人和清初滿族人給孩子起名字的古老習俗,是滿族人命名取氏的一種基本方式。
2.以普通物品名稱起名。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如阿蘇,意思是「網」;哈爾哈,意思是「鞋幫」;博爾晉,意思是「馬鞍頭」;穆哈連,意思是「彈丸」;海蘭,意思是「榆樹」;博洛,意思是「涼帽」;布拉,意思是「荊棘」;費揚古,意思是「小指」;齊集,意思是「海參」;尼滿,意思是「山羊」;阿庫裡,意思是「魚皮衣」;鄂博,意思是「界標」等。
3.用數字起名。有兩種情形,即一是用滿族語的數字取名,一是用漢語的數字取名,這也是滿族取名的習慣、方式和特徵。如,雅蘭地方正藍旗人葛濟勒氏之名伊拉奇,意思是「第三」;輝發地方正藍旗人赫舒里氏之名伊拉奇,意思亦為「第三」;額赫庫倫地方鑲白旗人富察氏蘇色,意思是「五十」;乾隆朝鑲白旗人章佳氏那丹朱,意思是「七十」;長白山地方正白旗人鈕祜祿氏烏雲珠,意思是「九十」;哈達地方鑲藍旗包衣明安,意思是「一千」。在滿族譜書中,以及《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可以查出許許多多這類用滿語數字命名的人,說明滿族有喜歡用數字命名的習俗。清代以後,有許多滿族人又喜歡用漢語數名詞取名字,從四十一到九十八,幾乎每個數詞都是許多人的名字。而最大的則是富察氏的「一百八十三」,此名字可能是滿族人用漢語數字命名中數量最大的人名詞,它是父母與祖父母四人年齡之和。
4.用形容詞起名。滿族人名中帶有「阿」字的名字特別多,「阿」字相當於漢語中的「的」字《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和《八旗通志》及滿族譜書中,人名尾帶有「阿、布、額、格」等字的相當多,僅《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帶「阿」字的名字大約有上千個,這是滿族人名字的一個重要標誌。
(來源:本溪網少數民族資料介紹,本溪:最大的滿族聚居地)
[回復]
[1樓] 網友:麼焱 發表時間:2009-09-20 20:44:31
禽獸民族嘛,很正常的
[2樓] 網友:。。。 發表時間:2010-08-18 19:55:59
說的好嘿嘿
清朝典章制度上「奴才」的特殊地位
作者:神田小胖
清朝典章制度上「奴才」的特殊地位
文/神田小胖
明清時,奴僕常被稱為「奴才」。清人梁章鉅《稱謂錄》有別解,釋為「奴僕之所能」,即奴僕的能耐。「奴才」一詞,本是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一句罵人話,意為無用之人,只配為奴,故又寫作「駑才」。今人罵某某人奴氣重、是走狗,常稱之為「奴才」。
「奴才」一詞,雖含鄙意,卻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著一個特殊的位置。清朝規定,給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滿臣,便要自稱「奴才」;如果是漢臣,則要自稱「臣」。漢臣如果自稱為「奴才」就算是「冒稱」。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滿臣天保和漢臣馬人龍,共同上了一道關於科場舞弊案的奏摺,因為天保的名字在前,便一起稱為「奴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