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鴻儒批判,兩家鼎立(第2/2 頁)
“難不成,有大人物批判諷刺乃至辱罵了,你們終點書齋就要迎合對方?”
這終點書齋在大順國的能耐,張愚也是略有耳聞的,大順國三教九流都很清楚,所以極少有人願意招惹他們。
莫說一個鄭英芬施壓,就算加上整個太學,也撼動不了書齋分毫,二者壓根不是一個量級的。
照理來說,《三國演義》如今成績不錯,前有學子攻擊,後有鴻儒加碼,名聲反而會更加響亮,好好操作一番,說不得還能變成一棵茁壯成長的搖錢樹呢。
終點書齋的主事者,但凡有點腦子,都應該能看到箇中利弊,不至於與錢過不去吧?
典少遊聞言,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嘆了口氣,沏了壺熱騰騰的新茶,畢恭畢敬端給張愚,反問一個看似莫名其妙的問題:“先生可知,我終點書齋的大致情況?”
張愚意識到這裡面話中有話,當下先是本能地點了點頭,又很快搖頭說道:“只知皮毛,如外界一般。”
典少遊微微點頭回道:“沒錯,外界大多對我終點書齋有所瞭解。”
“所謂終點,便是取了鍾家和典家的諧音命名而得。”
“故此,這終點書齋,乃是兩家鼎立!”
這些,張愚當然清楚,大順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
大順國朝堂上,鍾家把持翰林院一百六十餘載,世間有言,天下翰林出鍾氏。典家掌控禮部十三任,順國皆知,禮部兒郎皆典族。
終點書齋,近百年前由大順國鍾家世族和典家世族合辦,逐漸細分出兩脈,職權一分為二,良性競爭,起初通力合作,互利互助。
後來,終點書齋分十堂,每一堂各有主修,下轄多位編修,兩家各一位總修。
鍾家五堂:梅花堂、牡丹堂、杜鵑堂、月季堂、菊花堂。
典家五堂:荷花堂、茶花堂、桂花堂、蘭花堂、水仙堂。
張愚從去年開始嘗試寫書,與十堂都打過交道,還是在數月前,對典杏仁死纏爛打,好話說盡,才有了《三國演義》在水仙堂冒頭,繼而開啟局面。
眼下,典少遊貌似要普及終點書齋背後的情況,不知何故?
“典主修,你有話直說,不必對我隱瞞!”
“既如此,我也不藏著掖著了!先生的大作,雖然有前幾日開始的學子反對浪潮,加上今日下半日的鄭鴻儒駁斥篇章,但這些都只是書客片面消極反饋罷了,畢竟《三國演義》的正面成績還是有目共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