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第2/2 頁)
的偉大統帥,直到他在敘利亞遭到慘敗才清醒過來。在這次事件中,多虧神勇將軍喬治&iddot;馬尼亞克斯(e aniaces)挽救了局勢,1032年,後者一出戰就在奪取埃德薩的戰役中以一連串的勝利再度展示了拜佔廷軍隊的雄風。
羅曼努斯三世&iddot;阿爾吉魯斯暫短的統治時期最突出的特點是全面廢棄瓦西里二世的政策。瓦西里二世曾經要求&ldo;權貴者&rdo;負責完成荒蕪農田的額外賦稅,而羅曼努斯三世卻屈從富有大地主的壓力,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態度。[18]附加稅收制度是拜佔廷稅收的基本內容,最初採取&ldo;責任制&rdo;,後來採取&ldo;連保制&rdo;,但此時永遠消失了。[19]農民不再有能力繳納這種賦稅,[20]而&ldo;權貴者&rdo;則不願意完成這種賦稅。皇帝羅曼努斯三世本人就是大貴族成員,更不打算引起富有的土地貴族的反對。前代皇帝禁止權貴者獲得小農和農兵小地產的法令雖然沒有正式被宣佈作廢,儘管當時那些忠於職守的法官還認為這些法律具有法律效力。[21]但是,隨著瓦西里二世的去世,一系列保護小農的法令就突然終止了,這對局勢的發展產生了足夠的影響力。即便10世紀期間,極為嚴厲的政府法規都不能完全阻止大貴族獲得小農和軍役地產,那麼,此時國家政策的消極態度則意味著富有的大地主有可能肆意兼併土地了。無論在政治還是經濟問題上,&ldo;權貴者&rdo;完全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自羅曼努斯一世到瓦西里二世的中央政府一直設法建立阻止大貴族鯨吞小農土地的壁壘,這一努力此時完全付之東流。自由小農土地因無保護而迅速消失,富有的大地主兼併農民和農兵的土地,使以前的小土地持有者成為依附農,從而使拜佔廷帝國自7世紀復興以來得以立足的這一基礎蕩然無存。結果,武裝力量的實力和國家稅收基礎迅速衰敗,最終是資源枯竭並進一步削弱了國家的軍事實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