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2/2 頁)
樣重要的還有改變君士坦丁堡本身教會和國家間關係。他曾幫助依沙克奪取皇權,並希望後者對他有所回報。皇帝並沒有使他失望,以前屬於皇帝特權的聖索非亞教堂的管理權此時被移交給這位大教長,皇帝還被迫作出保證,不干涉教會事務。皇帝將負責國家的統治,而教會則完全交給大教長來考慮。如果按照拜佔廷觀念來衡量,這表明教會權力得到極大加強。這種透過確定兩大權力影響勢力範圍來實現權力劃分的意圖最終未能實現,因為兩者都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皇帝繼續沒收教會的產業,大教長則繼續推行其將神權擴大到世俗領域的計劃。米哈伊爾&iddot;塞魯拉利烏斯主要是將其各種高階權力建立在&ldo;君士坦丁贈禮&rdo;上,這個文獻此時首次在影響拜佔廷發展方面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說,他曾穿上皇帝的紫色靴子,以廢黜皇權要挾皇帝。[53]但是,皇帝也同樣充滿自信,意志堅定,篤信自己的皇權尊嚴,結果雙方的鬥爭最終導致兩方都下臺。最初,惟一至高的皇權使皇帝佔據上風。但是,大教長人氣甚旺,君士坦丁堡沒有任何人敢於以武力對他動粗,直到1058年11月8日,當他離開君士坦丁堡內城去城外拜訪一座修道院時,才被皇帝衛隊逮捕,接著便被流放他鄉。皇帝沒有任何辦法說服他辭職放棄權力,不得不召集一次宗教會議,透過了罷免他的決定。在君士坦丁堡舉行這個會議又是個冒險的舉動,因此被迫在一個省城舉行。頗塞羅斯起草了說明這次迫害理由的檔案,他毫無顧忌地譴責其以前的好友犯了他最不可能犯的異端和瀆神罪。儘管如此,他還是在此後不久的一個紀念演講中,讚揚這位大教長是正統教義的傑出捍衛者和所有美德的化身。會議決議尚在起草期間,米哈伊爾&iddot;塞魯拉利烏斯就去世了。君士坦丁&iddot;雷庫德斯被任命擔任大教長一職,而頗塞羅斯則升任首相。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