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邊城龍舟賽 > 第739章 換取退兵

第739章 換取退兵(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無敵縣令:從替哥哥入洞房開始重鑄漢骨行走在元朝末年穿越李自成,親手終結大明和大清

宗義智一看,就知道這是明軍了,他可太熟悉了。

“明人來了,防禦!盾牌拒馬,鳥銃射擊!”

這宗義智也是和明軍打過數次仗的人了,知道明軍的戰法,一般都是火炮轟完騎兵衝,騎兵衝完步兵補刀。

這種戰法在這二百多年中,也是無往不利的,壬辰倭亂中,日本在這種戰法之下吃了很多虧,後來用陷阱和小規模部隊騷擾,這才沒有一敗千里,這個計策也是宗義智提出的,也正是因為這個計策,讓他一躍成為當時除了豐臣秀吉之外最有權勢的大名,雖說後面遇到了更加擅長隱蔽和刺殺的錦衣衛夜不收,但是不可否認,宗義智是真的有兩把刷子的。

當時壬辰倭亂的時候,明朝的遼東副總兵祖承訓攻擊平壤不成,被擊退之後,宗義智與小西行長一起追擊敗走的明軍,殺死了明將史儒、千總張國忠、馬世隆等。

要知道當時的大明可是將星璀璨,遼東鐵騎更是橫掃天下,可是就在這場戰爭中,大明方面損失巨大,鄧子龍身死,李如松親衛損失殆盡,其中自然有豐臣秀吉的指揮得當,但是也有宗義智這種熟悉朝鮮地形的人的功勞。

不過宗義智想岔了,他以為現在對付的明軍還是三十年前的明軍,所用的戰術也是那時候的。

前方陷阱拒馬長矛,阻擋騎兵衝擊,配合鳥銃火器,減弱騎兵衝擊力,而後死侍與武士帶頭猛衝,在以前的時候,這種打法,在人數佔優的情況下,勝率很高。

但是今日不同了,不說宗義智這邊人數比不過,就單拿裝備來說,他這套戰法,就已然無用了。

普通鳥銃的平射射程約為100步,抬槍射程約200步,這意味著其最大射程大約是300米。這一資料基於明代一步大約為15米的估算。

但是朱威部裝備的自動火銃,其殺傷射程可達五百步,即750米,這都要相差一半還要多,更不用說其他武器裝備的了。

日本的治鐵工藝要說是還可以,畢竟日本武士刀也算的上是好刀,但是武士刀也只有有身份的人才有能力有實力去製造,底層計程車兵都是如大明一般的普通刀劍。

至於盾牌,日本這邊大部分是裝備了大明的藤甲盾牌,畢竟他們在這上面吃過虧,俞大酋和戚繼光軍中都是標配藤甲盾牌,這種盾牌對火器有著一些效果,三眼銃或者是鳥銃若是遠距離,基本無法射穿。

朱威從千里鏡中看到這一切,冷笑一聲,突然覺得這個時代,通訊手段還有交通手段差一些,好似也沒什麼不好的。

從第一版新式火銃出來到現在,已經有五年時間了,這中間更新了好多版,現在自動火銃都出來了,火藥也由原來的黑火藥變成現在的無煙火藥,並且大明的這些東西,都已經投入到戰場上了。

不論是韃靼還是女真,都是被揍過了,可是就在這裡,距離朝鮮五十里,距離大明也不過六百多公里的地方,竟然不知道?

連對馬島上的人都不清楚,那麼日本本土的那些人,大機率也是不知道的。

朱威眼睛一亮,這樣的話,可就好辦了…

朱威此次出海,只帶了五千多人,一人一戰馬,外加六千把火銃,二十萬發子彈,火炮十門,震天雷與白磷彈有三百多枚。

聽著不少吧?這也是這五千多人所能攜帶的極限了。

可是這些東西夠用嗎?顯然是不夠的。

在朝鮮用了三十多發各類炮彈,還有滅何和禮的時候,打了將近兩萬發子彈。

這自動火銃就這點不好,太費子彈了,打的中打不中還不知道,可是隻要一扣動扳機,那就是幾發甚至十幾發子彈就出去了。

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朱威想滅日本的願望大機率是無法實現的。

別小看這小小的子彈

目錄
炮灰女一身反骨,沙雕捉鬼贏麻了從美漫世界開始當怪盜甦醒的秘密人人都說我是死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