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1/2 頁)
第六十四章 捧殺
明天開始裸奔,不奢求打賞、紅票,各位給個收藏吧!
----
武昌城中,隨著督署府的陷落以及第八鎮外逃,又有吳兆麟命人招募洋人照相師十數人,攜相機拍攝了一組被俘的原湖廣總督瑞澄的照片之後印製郵報傳單四散於城中,頓時城中大多數的清兵心中惶惶之下放下了武器,就連通湘門、中和門外損失慘重的兩營張彪心腹也選擇了投降,對於起義革命士兵們來說,勝利已經遙遙在望。
不過,戰事降息並不代表城內的局勢也跟著平息,恰恰相反的,反而因為某些人而變得更加混亂起來。
先是居住在起義士兵與清兵交戰處附近幾條街的百姓眼見著火借風勢越燒越旺,生怕火勢蔓延,於是紛紛收拾細軟,拖家帶口,在本能的驅使下,在那滿城的槍炮聲和吶喊聲中朝那城外逃去,準備想到鄉下躲避一段時間,等到戰事平息了之後方再回來。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離人。
太平年間百姓活著不易,亂世之中更是命如草芥,但身逢亂世,指望別人卻也無從更改這種輾轉流離的命運,唯有投身革命,早日終結這個亂世方為正理,更有不甘平庸之人,心中打定注意,本著&l;王侯將相寧有種乎&r;之理,吆五喝六的召喚親戚子弟一同追打清兵逃兵,哄搶武器,無論結果如何,終究沒在世上白走一回。
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一些無牽無掛的窮漢扛著木棒、拎著磚頭也加入了對潰逃清軍的邀擊,還有那城中各處的紅幫、洪門豪傑,雖然此時已是戰事將要平息,有沒有他們都沒什麼意義了!
槍炮聲逐漸的息了去了,不過城內城外因為剛才的炮火,尤其是整個城市原本督署跟第八鎮司令部所在的西南角,更是火光沖天,一片末世景象。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夜10點左右,經過了幾個小時的激戰,在城內各處新軍的拼命,左右旗三營起義軍的努力之中,在原本駐紮城外的湖北新軍南湖炮營的拼死狙擊之下,原本實力遠遠強於起義起義部隊的清兵最終還是失去了對整個武昌城的掌控,原湖北總督瑞澄被俘,與他同時被俘的還有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協統黎元洪,至夜十點時分,重新完成了武裝的二十九標蔡濟民部回合已經脫離了與那第八鎮殘兵戰鬥的李漢的鐵一營,十數門大炮連番轟擊了十餘分鐘之後,城中最後一處清軍殘兵重兵把守的藩署(布政使衙門)也落入了起義軍的手中,至此,革命軍徹底的佔領了包括楚望臺在內的所有軍火庫,蛇山、鳳凰山、左右旗營、兩署總局、花園山、以及城內電報局、電話局、鐵路局等全部戰略要地,伴著沖天火光,在革命軍的炮聲中,武昌這座千年古城比它原本應該的歷史整整早出了十數小時莊嚴的宣佈光復!
歷史,已在這一刻改寫!
將庫存頗多銀錢的藩庫城防移交給了隨後帶隊過來的程正瀛之後,蔡濟民領命帶領二十九標清剿黃鶴樓廢址附近鬧騰的一干青皮、無賴。據說等會城中各部主要將官將聚於資議局處回合,商討下一步作戰計劃,因此城內戰事務必儘快結束。
李漢也在邀請之列,並且不僅如此他也接到了新任務。
&ldo;回收槍械、鎮壓城內生亂之徒&rdo;
自那似乎生硬了些許的程正瀛手中接過命令,李漢應了下來,城中因為清兵的潰敗,這些槍彈是巡防隊的敗兵們逃走時丟棄的,整箱整盒,沿著城內幾條主幹道扔得滿街都是,這引起了一些青皮流氓的覬覦,當城內的槍聲稀落之後,這些人便傾巢而出,試圖哄搶槍彈,其中的一些人在得到武器之後,劣根性便立即暴露出來,沿街挨個搶劫商鋪,店主若是稍有反抗,便被立斃槍下,更可氣的是,這些人混水摸魚,竟然打著&ldo;革命軍&rdo;的大旗,嚴重